林得菊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抗战岁月中,有一首歌曲穿过弥漫的硝烟,展现了游击队队员巧妙地与敌周旋、伺机歼敌的生动形象,它就是由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歌》。1938年,它一经亮相便广受好评,成为抗战时期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共一大纪念馆珍藏着《游击队歌》手稿,当年,贺绿汀就是在这份乐谱上,用钢笔细致写下了那曲激荡人心的旋律。
游击队队员的真实写照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救亡演剧队到各地宣传抗日。8月21日,投身革命多年的贺绿汀跟随救亡演剧队第一队从上海出发奔赴前线。由于途中遭遇大轰炸,铁路和桥梁被炸断,他与同行的宋之的、王苹、欧阳山尊、崔嵬等人又坐船到武汉,并在船上紧张地排演抗日戏剧。救亡演剧队一路跋涉,经过开封、洛阳、西安等地,于11月辗转到达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
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接待了贺绿汀一行,不仅向他们介绍了八路军抗战的情况,还给他们送去关于部队开展游击战的文件资料。在临汾休整时,贺绿汀认真学习了游击队的战略战术。那时,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游击队队员在深山密林里穿梭作战的形象,耳边就会响起他们轻快的脚步声……贺绿汀把这些节奏捕捉下来,形成了《游击队歌》最初的旋律。曲已有,那么词又该如何填呢?
1937年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歌》手稿(中共一大纪念馆藏)
贺绿汀曾回忆,当时八路军作战条件异常艰苦,子弹稀缺,他们在战场上形成了一个“三不打”作战原则:瞄不准不打,鬼子离远了不打,看不清目标不打。这就是《游击队歌》第一句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来历。看似夸张的表达,背后却是装备落后、物资匮乏条件下,八路军练就神奇“本领”的真实描述。1938年1月,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刘村成立,这是我军的第一个炮兵团。贺绿汀获得前往炮兵团访问的机会。指战员告诉他,部队从陕西出发时还没有炮,如今这些都是缴获日军的炮和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南逃时丢弃的炮。“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句关键的歌词就这样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一首气势高昂、富有节奏的抗日战歌就此诞生。它唱出了游击队队员的心声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经久不衰的革命强音
1938年春,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山西临汾刘庄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游击队歌》在会议晚上举行的演出中第一次正式与观众见面。贺绿汀登台指挥,救亡演剧队队员跟随节拍齐声高歌。一曲结束,会场掌声雷动。这首歌曲获得了在场观看演出的朱德、彭德怀、贺龙等将领的高度赞扬。他们说,战士们就需要这样的战歌,并强调要尽快在部队中教唱。
1946年4月,贺绿汀被调回延安。在王家坪举行的一场晚会上,毛泽东称赞贺绿汀《游击队歌》创作得很好,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人民将永远记住他。11月,当党中央撤离延安时,毛泽东在百忙之中仍不忘询问贺绿汀的下落。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次公演,其中根据《游击队歌》编排的节目成为这首军旅歌曲形象的阐释。1973年,周恩来在延安参观革命纪念馆时,提出应在此地展示《游击队歌》曲谱照片。
《游击队歌》不仅在国内广为传唱,还跨越国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符号。美国记者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在其著作《中国的双星》中多次提到这首歌曲。1985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训代表团访问美国。在一场招待会上,东道主提出特别希望代表团演奏《游击队歌》。
1961年8月13日,贺绿汀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回忆文章——《〈游击队歌〉的创作经过》。当时在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现“中共一大纪念馆”)从事征集工作的陈绍康读了报上的文章后,主动联系提出征集请求,贺绿汀立即爽快地答应了。在捐赠时,他说:“《游击队歌》曲稿捐献给你们,由国家收藏好。”中共一大纪念馆研究员陆米强曾在1995年7月12日提出:“经鉴定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歌》原稿来源清楚。1937年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了这首抗日爱国的歌后,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可作为一级文物。”1995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全国一级革命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此手稿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记录了一段不朽的抗战传奇。它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血与火、生与死的岁月,感受游击队队员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它的旋律与歌词,如同历史的回声,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来源:中国档案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