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记忆拾贝

依靠人民 比山靠得住——回忆父亲聂荣臻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发布日期: 2023-05-10 来源: 陕西日报

聂 力

1937年10月聂荣臻在晋北平型关观察地形指挥作战

  “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山几春秋!”这首《忆平型关大捷》,是父亲聂荣臻在86岁时所作,道出抗日战争的惨烈,人民军队的坚强。

  抗战中,父亲还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开辟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成为统一战线的模范,敌后抗战的堡垒。

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

  1937年9月24日,也就是平型关战斗打响的前一天,毛泽东发给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说:“山西地方党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

  10月20日,毛泽东又发来电报,指出:敌(有可能)占太原,战局将起极大极快之变化,第115师等部和八路军总部有被敌隔断的危险。因此,拟作以下部署:留115师独立团在恒山、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15师主力转移到汾河以西吕梁山脉,总部应该转移至孝义、灵石地区。

  根据这一精神,中央决定,父亲留守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随他留下的部队除了独立团,还有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加上其他一些小单位,总共3000余人。

  对父亲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在这以前,他一直跟随在中央和毛主席身边,带的是主力部队,打的是主攻。可现在,他要孤悬敌后,独当一面了。受命的当晚,他久久无法入睡,他本来不吸烟了,这时却把烟斗翻了出来,一个劲地抽。

  10月26日,娘子关失守,日军直扑太原,局势瞬息万变。115师主力紧急向南开拔,父亲与罗荣桓等老战友话别后,望着自己的老部队渐渐消失在山边尽头。

  太原城陷落了,国民党正规军撤走了,日军占领了他们想占领的地方。而父亲的队伍留下来了,他的手下只有3000人,而周围全是正在势头上的日本鬼子。他们能否生存下来?能否有大发展?很多人心里是没底的,父亲与115师主力分手后,他在五台山上写下了两句话:“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到底,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

五台山点燃抗日烽火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嘴的普济寺宣告成立,父亲任司令员兼政委。当时日军正集中兵力长驱直入,后方相当空虚,加上五台等地不是交通要道,所以日军一直没来。父亲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刀阔斧地开创根据地。

  五台县是晋察冀根据地最早的立足点,军区成立后,部队没地方住,只好住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圣地,有300多座庙宇,这些庙宇分青庙和黄庙两种,和尚庙叫做青庙,喇嘛庙叫做黄庙,当时山上共有汉、蒙、藏、满各族僧人1700多人。父亲回忆说:“对于这些和尚喇嘛,我们很尊重他们,同他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父亲亲赴寺庙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抗日救国纲领,加上八路军进驻寺庙后,非常爱护文物古迹,态度十分友好,众僧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僧侣也是中国人,也痛恨日本鬼子,大法师然秀代表五台山僧众表示:“出家人慈悲为怀。吾等出家不出国,保不住国家,佛教、寺庙何存!抗日救亡,僧众有责!”

  在父亲等人的感召下,五台山寺庙成立了由青年僧人组成的抗日自卫队。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特定环境,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日,许多人直接扛枪上阵,当时,仅菩萨顶的和尚就消灭日军30多人,当地群众称赞五台山的和尚为“革命和尚”。以后,晋察冀军区专门把这些和尚僧侣组织起来,建立了一支连队,人称“和尚连”。

  第一次反“扫荡”胜利

  抗日烽火在五台山点起来了,但父亲总觉得把军区指挥机关设在五台,位置并不适中,应该往东靠一靠。他决定到河北阜平去,那里靠近平汉路,铁路两侧人口稠密,利于发动群众,扩大武装,也有利于今后向富裕的冀中、冀东地区发展。

  1937年11月18日,父亲率领军区领导机关抵达阜平,从此那里就成了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心。父亲到达阜平才六天,日军就集中两万人马,沿平绥、平汉、正太、同蒲四条铁路干线,分八路围攻晋察冀军区。

  父亲灵活调度,战斗力强的老部队机动使用,新组建的游击队利用熟悉本乡本土的优势,积极与敌周旋,破坏交通。一个月间,晋察冀军民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敌人除了占领几座空城外,一无所获,最后只得于12月下旬全线撤退。这算是晋察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扫荡”,这次胜利宣告八路军在晋察冀山区站住了脚跟。

  晋察冀的抗战烽火逐渐向四周蔓延,连平津这样的大城市也感受到了。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曾写道:“英勇的指挥者聂荣臻将军”签署的“核桃大小字的布告”,居然贴到“恶魔和无耻的走狗所盘踞的北平城内外”,使“敌伪汉奸倒抽一口冷气”。日本同盟社也发出电讯,惊呼:“五台山岳地带为共产军在山西蠢动之策源地,更为向山西、绥远、平津诸地方实行赤化工作之根源。”

人民子弟兵鱼水情

  有了巩固的晋察冀根据地,父亲并不满足。不久,在父亲的运筹下,又相继开辟冀东、平西、平北根据地,使华北抗战形势为之一变。

  在根据地发展过程中,父亲特别注意发动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父亲曾回忆:“那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已经想到了更长远的目标,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以后,我们还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只有争取了群众,扩大了武装力量,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革命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初“五台分家”,留给父亲的是3000人马,他做梦都想着自己能够“撒豆成兵”,把3000人变成3万人,30万人。后来形势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晋察冀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突飞猛进,武装力量的建设更是形势喜人。很快经八路军总部批准,根据地成立了四个军分区,每个分区下辖三个团,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游击支队。对于父亲来说,他这个司令员腰杆子越来越粗了。

  在晋察冀边区,有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部队名称,父亲曾给边区部队起过这样一个名字,叫做“子弟兵”,把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更能体现军民的鱼水深情,战士们保卫家乡,就是保卫边区,就是保卫祖国。

  李公朴到晋察冀考察后,曾撰写了《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称颂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坚决打鬼子的抗日部队的兄弟,是在晋察冀生了根儿的抗日军。”后来,“人民子弟兵”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响遍了中华大地,一直沿用至今。

像磁石吸引八方英才

  晋察冀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战斗。父亲特别爱才,尤其对知识分子,倍加珍爱。

  父亲平时话不多,但他很爱文体活动。晋察冀军区成立仅仅一个月后,1937年12月,在父亲的关怀和重视下,就创立了《抗敌报》,同时还成立了“抗敌剧社”。父亲曾为《抗敌报》题词——“民族的号筒”。

  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这份报纸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父亲后来说:“大批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反“扫荡”期间,经常是一面打游击,一面工作。”到了1948年,《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报纸合并,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

  《毛泽东选集》也是最早在晋察冀边区出版的,时间是1944年7月,由《晋察冀日报》社出版,5卷本,共50多万字。

  无论战事多么紧张,父亲对文化宣传工作自始至终没有忽视。他说过:“我们的人民需要吃饭,这是首先要解决的;枪炮要弹药去喂养,这是第二要解决的大事;现在要进一步改造人的脑子,要用大量的文化食粮去喂养它。”

  抗战期间,晋察冀边区的宣传文化工作是有口皆碑的,培养了大批文化和文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仅以晋察冀为背景的著名电影故事片就有《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将军与孤女》《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数十部。

  (来源:陕西日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