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七里坪对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布日期: 2017-12-05 来源:

三、七里坪是恢复和发展鄂东以及豫南党组织的指导中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撤走以后,鄂东各县中共的组织大部分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毁,许多共产党员惨遭杀害。1937年12月,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郑位三)成立后,即以七里坪为指导中心,经常派出党员干部深入原来的鄂豫边苏区,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938年3月,鄂豫皖特委撤销,新成立的鄂东特委(书记郑位三、副书记方毅)又继续以七里坪为中心,抓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先后派吴德先和红军老党员杨业珍等到麻城开展活动,在麻城林店建立了(黄)安麻(城)边县委。6月又派郭维忠、吴彩藻、童海峰等恢复和发展黄安县党组织,到1938年10月黄安沦陷前共建立了40多个党支部,有党员500余名。鄂东特委还分别派党员干部黄宏儒、钱运华、石天华和贺建华等在黄安北部建立了安北县委、在礼山(今大悟)与黄安毗邻处建立了黄礼区委、在礼山黄陂站以及宣化店一带筹建区委。此外,又派人恢复和发展了豫南经(扶)光(山)县委和罗(山)南县委(公开名称是七里坪留守处罗南通讯处)。

  与此同时,鄂东黄冈的党组织也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38年1月,七里坪训练班第一期结业的学员刘西尧和陈景文被派遣到黄冈,组建了以刘西尧为书记的黄冈中心县委,很快与原来在黄冈坚持地下斗争的漆先庭等老党员和基层组织接上了关系。接着,进一步在学生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开办党员训练班,并且把党的工作开展到浠水、黄石港、武穴、石灰窑、田家镇、团风等沿江城镇和乡村。同时,鄂皖边英山县的党组织,在七里坪训练班毕业的学员郑重等努力下,也有所恢复和发展。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时,整个鄂东共有党员1300多人,是武汉外围党员最多的一个区域,占当时湖北省党员总数的40%以上。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为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七里坪是鄂东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源头

  七里坪留守处有一个30多人的警卫排(排长罗厚福、政治指导员张体学),其成员都是原红二十八军伤病员或便衣队员,大多数都是干部。这个排是鄂东,也是鄂豫边区和五师仅有的红军遗留下来的有组织的队伍;是发展鄂东两支基本抗日武装——五大队和六大队的基本力量,也是发展新四军第五师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为了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4月,鄂东特委派张体学由七里坪到黄冈,任黄冈中心县委武装部长。接着,鄂东特委副书记方毅到达黄冈。7月下旬,在方毅主持下,黄冈中心县委决定全体党员紧急行动起来抓武装,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力量,筹枪筹款筹粮,在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又发动群众收捡溃兵遗弃的武装弹药。10月24日(黄冈沦陷次日),由张体学任队长的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便宣告成立。为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挺进队取得“合法”名义,以解决给养,1939年1月,经与桂军二十一集团军谈判,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改编为隶属该集团军的“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简称五大队)。张体学任大队长,下设四个中队共730人。五大队在中共领导下,转战鄂东各地,多次主动出击日寇据点,惩办汉奸土匪,部队也很快发展到1300余人。

  在五大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鄂东另一支主要抗日武装——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游击第六大队(简称六大队),也于1939年元旦正式成立。它是以七里坪留守处警卫排为基础组建的。大队长由留守处警卫排排长罗厚福担任,原中共七里坪留守处支部书记熊作芳任政治委员。六大队成立后,即开赴平汉铁路以东敌后,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地袭扰敌人,连连告捷。不仅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抗日情绪,而且壮大发展了队伍。

  国民党鄂东反共顽固派对抗日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非常嫉恨,于1939年9月1日制造了妄图一举消灭五大队的“夏家山事件”,经过激烈战斗,五大队突破顽固派的重围与六大队在鄂豫边会合。不久,五、六大队同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支队会师,旋即被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的一个主力团。1941年初,新四军第五师成立时,这个团又成为组建五师十四旅的基干队伍。五师十四旅中的团以上领导骨干,大多数是原七里坪留守处警卫排成员。如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四十团团长黄宏坤、政治委员熊作芳,四十二团团长熊桐柏、政治委员聂庆泰等,都是来自七里坪留守处的。还有黄世德、易元鳌、陈德志、官楚印、石建金、徐锡璜、陶正堂、潘继义、石天华等一批原警卫排成员,都曾在五师备军分区及地方武装中担任县团级以上领导职务。他们对五师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不少成员,如熊桐柏、官楚印、易元鳌、聂庆泰、黄世德等,在战斗中英勇地献出了生命。

  原载《雄师奇观》论文集1991年5月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2548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