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中共五大前后的张太雷

发布日期: 2019-03-22 来源:

  吴 凡

   张太雷(1898.6—1927.12),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壮烈牺牲在广州起义战场上时,年仅29岁,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大革命时期,张太雷积极投身于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工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自三大开始正式确立与国民党建立联合统一战线的策略,半年后国民党一大召开,正式在国民党内部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经过一大的改组,国民党内部开始出现派别分裂,逐渐形成所谓的左派和右派。起初像廖仲恺、汪精卫、蒋介石等忠实于孙中山的中生代力量成为积极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坚定执行者,被视为左派。而一批老一辈的同盟会元老,如居正、谢持、邹鲁等则因抵制和反对国共合作,被孙中山新政策渐渐边缘化,他们结成最早的右派势力。国民党改组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张太雷被中共中央调任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的助手及翻译,并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从此主要精力转向推动国共统一战线方面的工作。
  在两党共同努力及苏联的军事援助下,国民革命很快迈向正轨。孙中山的北伐梦想在国共合作高涨的推动下,一夜之间又提上议程。
  但孙中山的突然去世,使得刚刚起步的国共合作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老一派国民党人很快公然提出反共主张,形成所谓西山会议派。中生代人物此时遭遇被杀被逐的不利境遇。虽然被苏联扶持起来的蒋介石得以成功跻身国民党新生领导的核心地位,但其在党内的威望还远未得到巩固,这使得蒋介石在上位后理所当然地更加紧贴苏联,并在行动上继续表现左倾。可是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共产党的影响力也空前扩大,这种影响力直接引起国民党左右派的共同忧惧。蒋介石随后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共产党“越俎代庖”行为的警示,这一维护国民党自身权力的必然举措也的确对中共和共产国际领导层起到了震慑和疑惑的作用,使得中共内部在应对策略上陷入一种两难境地。
  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的当天,张太雷就得到消息,他本能地觉得这其中有鬼,为此彻夜未眠、反复思量。在商讨对策时,张太雷甚至向陈延年提出过共产党应该组织十万红军,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建议。显然张的态度是倾向开展坚决斗争的。在他看来,不论蒋介石会不会变成敌人,如果在武力压制面前毫无反抗能力,革命成果就丝毫得不到保障,这次教训提醒共产党人需要早作打算、防患未然。但当时苏联顾问和中共中央都害怕蒋介石投向右派、走向反革命,因此急于弥合与蒋的裂隙,选择了保守退让的态度。蒋介石起初也一再在公开场合辟谣误会,似乎表示出相当的诚意和懊悔之意。于是为了顾全所谓的大局,中共中央未能采取有效对策予以有力回击,对蒋介石心理态度的变化也缺乏实质性的防范。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