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要闻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在我省调研党史工作

发布日期: 2007-05-08 来源:
    

    4月13至17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在湖北调研党史工作。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秘书长黄小同陪同调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会见李景田一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分别代表省委接待和陪同调研。
    李景田重点了解了我省贯彻落实中办发[2007]23号文件和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的情况,同时在武汉市和红安县考察了中共五大会址、七里坪长胜街等革命旧址的情况。
    在省委党史研究室,李景田听取了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贤玖和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易福才关于贯彻落实23号文件和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在与省、市党史研究室同志座谈时,李景田对我省党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李景田指出,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的领导同志对党史工作十分重视。正声同志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对党史工作很重视。这是地方党史工作、湖北党史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中央党史研究室也感到非常高兴。大家要贯彻好正声同志的批示。省委副书记杨松同志、省委常委李明波同志、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同志都非常重视党史工作。这都是我们做好地方党史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保证。省、市党史工作积极主动,贯彻23号文件精神认真及时,落实规划的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其中不少工作已初见成效,我们很欣慰。湖北省及各市州的党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敬佩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了那么多工作,我们听了感到很高兴。
    李景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历波澜起伏,有过重大挫折,但最终取得显著成绩。把这世人瞩目、光辉灿烂的历史总结好,对我们党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我们的责任相当大。历史上做一个好史官不容易,我们要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史官。现在各级领导同志越来越重视党史工作,都在从党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到不犯或少犯过去的错误,发扬光大我们的经验和传统,把我们的事业做好。从我们的工作任务看,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党史编写、党史成果转化、党史宣传教育、资政育人、组织大的纪念活动等等,工作任务越来越多。热爱这项工作,把握这项工作的真谛,我们就能大展身手,大有作为。
    在武汉市,李景田考察了中共五大旧址、八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故居、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新四军汉口军部旧址等革命旧址。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宪生,市委副书记胡曙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彭丽敏,市委特邀顾问殷增涛等汇报了武汉保护革命旧址和发展红色旅游的情况。李景田指出,武汉在中共党史上地位很重要,有许多革命旧址和珍贵文物,一定要保护好。这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教育青年、教育干部,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李景田在与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座谈时说,武汉革命旧址的建设和开发,充分反映了武汉市委对党史工作的重视。看了武汉党史工作的宣传纪录片,感觉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获得“全国党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名副其实。
    在红安,李景田分别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革命旧址群、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纪念碑、列宁小学旧址、李先念故居等地考察,并在七里坪镇与黄冈市、红安县党史工作者座谈。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市委常委、秘书长王静平等陪同考察调研。
    李景田在座谈时说,红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确实作出了重大贡献。黄麻起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鄂豫皖根据地的建立,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建设史和中国人民军队建军史上都是一个重要方面。红安人民、鄂豫皖苏区人民、红四方面军将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乃至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我感到肃然起敬,很受教育和震撼。红安人民、鄂豫皖苏区人民、红四方面军将士,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同时也用生命和鲜血铸造了宝贵的红安精神。这是长期起作用的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珍贵的历史资源和精神动力。李景田说,我们征集和研究好红安的、鄂豫皖苏区的历史,总结好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在和今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研究党史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历史问题。
    李景田在湖北期间,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贤玖、副主任杨长青全程陪同考察调研。
                                         (办公室、宣传教育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