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重新开放
3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烂漫,经过4个月的修缮和维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称的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对公众重新开放,引来游人如织,为武汉大学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坐落于该校珞珈山东南面山腰上的别墅群中。这些别墅统称“十八栋”,始建于1931年,是一批坐北朝南的英式洋楼。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南京失守前夕,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机关大部西迁武汉,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指挥中心。12月,中共中央在武汉设长江局,周恩来从延安来到武汉,主管军事和统战工作,并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1938年,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住进了珞珈山“十八栋”27号,也就是第19栋别墅。
周恩来在寓居“十八栋”期间,组织领导了“抗日宣传周”、“七七抗战一周年纪念”、“七七献金”等抗日宣传活动,并会见国民党高级将领、民主人士、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以及埃德加·斯诺和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这里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的美誉。
2001年,珞珈山“十八栋”周恩来故居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武汉大学决定将珞珈山“十八栋”整体打造成“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2015年11月,武汉大学再次对周恩来故居进行局部修缮和维护,灰砖外墙,红色门窗,绿树环绕,面貌一新。周恩来故居的修缮和重新开放,是武汉大学保护利用革命遗址的重要成果,也是党史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红色与绿色结合,历史与景观辉映,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了解周恩来在武大的工作与生活,认识周恩来在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实现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休闲娱乐相结合,使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 吴翔)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