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8日全面启动全市组织史编纂工作以来,宜城市坚持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基调,通过多项举措有力推进组织史七卷编纂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体系,压实领导责任。市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共同担任组长的组织史编纂工作专班,统筹全局推进。市史志研究中心同步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5人专项编纂小组,选拔2名工作作风扎实、文字功底过硬的年轻干部担任核心编纂人员,对105个撰稿单位进行任务分解与包干落实。各撰稿单位严格对照全市统一部署,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一把手”总负责制,指定1名分管领导牵头推进,选配1名业务素质突出的专职人员具体落实,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通过定期印发工作提示,动态跟踪撰稿进度,有效推动各单位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撰稿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是深化业务培训,提供精准指导。市史志研究中心在3月28日编纂工作动员会上开展全员集中培训,系统讲解编纂要点,并配套发放编纂工作指南。针对政府工作部门、镇(街道)、群团组织等不同类型单位,分类制定标准化编纂模板,为各撰稿单位提供可操作的参考范本。此外,建立“一对一”对接机制,安排包干干部与各单位撰稿人实时沟通,及时解答编纂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针对机构改革后部分单位情况复杂、撰写内容繁多的特殊情形,市史志研究中心灵活调整培训方案,主动上门服务,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指导内容,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编纂工作精准落地。
三是严格三级审核,确保撰稿质量。各撰稿单位建立“撰稿人员初审—分管领导复审—主要领导终审”三级审核机制,对组织史资料层层审核把关后报送,严格把好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文字关,报送材料一并附上领导干部任免文件以备核对。市史志研究中心编纂小组对收集的原始资料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系统梳理,严格对照规范体例逐项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撰稿单位反馈并督促整改,切实保障组织史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准确性。
(宜城市史志研究中心 王珂馨 彭钰文)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