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襄阳市

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赴丹渠博物馆等地开展学习教育

发布日期: 2025-10-10 来源:

  9月25日,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在职及退休党员干部20余人赴老河口市开展“探寻水利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学习教育。通过实地走访水利工程展览馆、红色教育阵地、抗战旧址及校园文化场所,党员干部们在触摸历史中感知时代变迁,在沉浸体验中汲取精神养分,有效提升了党性修养与履职能力。

  丹渠博物馆内,通过1:1复原的隧洞施工场景、多媒体技术再现的建设历程以及800余件实物、200余幅图片,系统展示了十八万襄阳儿女在特定历史时期“心怀理想、攻坚克难、求实创新、造福于民”的壮阔篇章。大家依次参观“水之都”“逐水谣”“引水歌”等七大展区,深刻感悟“丹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参与过丹渠建设的老党员梁发双同志回忆当年建设经历讲到:“当年的条件那么艰苦,却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今天我们史志工作者更要传承好这种精神,记录好、宣传好这段历史。”

  在光未然小学,“黄河大合唱”文化墙、红色教育角等特色空间,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育人环境。党员们聆听了五年级一班少先队员讲述光未然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创作历程,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活力。大家纷纷表示,史志工作“资政育人”的职能,正需要与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紧密结合,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活动中,新老党员互动交流成为亮点。行程中,退休老同志深情回顾了早年手抄笔录、下乡走访搜集资料的艰辛与执着,诠释了史志工作者的钉钉子精神。在职党员则分享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史志编研效率和传播力的新探索。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不仅增进了理解,更凝聚了“传帮带”共促事业发展的共识。

  市史志研究中心党员干部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自觉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水利精神、抗战精神和红色基因,将其转化为深耕主责主业的不竭动力,努力记录好、研究好、宣传好襄阳的红色历史、发展历程,为助推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史志智慧和力量。

  (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龚美娟)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