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当阳市史志研究中心立足“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务和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当阳建设“全省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区”的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关公文化、楚文化资源,以高质量的党史和文献工作成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当阳篇章。
一是深耕史志编研主业。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当阳历史》(第三卷)地方党史正本编撰,配套搜集整理改革开放新时期当阳大事记10万余字。在《档案记忆》等省级公开杂志发表《“档”报看百年前青春风暴》《赣省“通缉令”与鄂西瓦仓起义》《看鄂豫边区整风时期干部咋写笔记》等党史研究文章。积极做好地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汇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阳文献资料65篇10万余字。服务国家抗战档案汇编项目,《当阳市档案馆藏陆军第75军突击队抗日档案选编》进入出版审稿阶段。完成《当阳年鉴2024》的编纂出版。
二是积极推动转化利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推动宜昌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旧址开发,完成《中共当阳小组诞生地陈列馆》布展。紧扣长江大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战略,聚焦水与文明的关系,结合当阳战略规划确定的“两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举办《宅兹沮漳——沮漳河流域水文化图片展》。开展第二届“红领巾读档人”活动,组织拍摄读档视频15集。依托“当阳档案史志”微信公众号开设“珍档荟萃”“史志研究”“关公文化”等特色栏目,发布红色档案解读18期,推送地情党史研究文章11篇,产生较好社会反响。
三是强化史志资政功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关公文化研究、阐释、推广,两名干部应邀参加“2024海峡两岸(湖北当阳)关公文化学术研讨会”,投稿的《当阳现存关公碑刻文化价值再审视》《浅析沮漳河流域关公镇堤祈雨崇拜现象》两篇文章入选大会论文集。以研究成果赋能城市品牌打造,撰写的资政文章《共同擦亮“信义当阳”名片》在2024年第3期《宜昌社会科学》发表。强化对沮漳河流域楚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投稿论文《浅谈当阳沮漳楚文化特色》入选“荆楚文化与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湖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集。深化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合作,完成《当阳沮漳楚文化探微》编纂,为当阳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区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当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向建民)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