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我国著名三线建设研究专家徐有威教授将其个人主编和搜集的部分三线建设研究著作及其所主持完成的全国首个三线建设研究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证书扫描件等捐赠予宜都市档案馆,并将永久入藏宜都市档案馆“冯明职工创新工作室”。
徐有威教授捐赠的首批三线建设研究成果
徐有威教授作为全国三线建设研究领军人物,曾于2020年11月6日专程来宜都参加“宜都三线建设档案搜集、整理与研究”座谈会,并实地考察焦枝铁路、枝城火车站和238厂等多处宜都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为三线建设遗产研究与利用提出重要指导性意见。
此次徐有威教授捐赠的著作既有其主编的《小三线建设——口述上海》《上海小三线建设在安徽口述实录》,也有其搜集的其他专家著作如《三线建设中的二汽》《多维视野中的三线建设亲历者》《三线建设文体研究》等,这些成果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呈现了我国三线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及其深远影响。
为助推宜都市率先建成“中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枢纽城市”和打造成“全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活化与利用县域示范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支持下,宜都市总工会于2024年5月在宜都市档案馆设立“冯明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我国总工会与档案系统联合设立的全国少有的三线建设专题研究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相关中青年专家学者组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的重要决定,2024年9月26日,宜都市档案馆与冯明职工创新工作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的公告》,旨在建立“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数据库”,进一步深化三线建设学术研究及成果利用,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中一项特色工作是拟建立“全国三线建设学人数据库”,以集中收藏、展示、宣传和利用全国三线建设学人相关研究成果,助推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活化与利用。自该《公告》发布以来,得到全国三线建设学术共同体积极支持,各地专家学者陆续捐赠各自部分相关研究代表性论著、手稿、调研照片、音像资料,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立项通知书与结项证书以及国家级荣誉证书扫描件。
这批研究成果的入馆,对于丰富宜都市档案馆的馆藏三线建设档案文献遗产资源,深化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究及其遗产活化与利用,以及助推相关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宜都市史志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