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宜昌市

“掌上史志馆”入选宜昌市2025年市直机关服务品牌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 2025-11-04 来源:

  近日,宜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举办2025年市直机关服务品牌典型案例交流展示暨实践教学活动,发布了50个典型案例,并组织10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以《掌上史志馆 群众掌中宝》为题,作为50个典型案例之一在2025年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开展案例教学。

  “掌上史志馆”作为宜昌史志馆的线上史志文化服务平台,包含VR史志馆、党史市情数字文献库、《史志宜昌》微信公众号,集“馆、库、号”三位一体,创造性转化史志成果,创新服务载体,突出线上传播,让服务“触手可及”。

  一、建设馆库号一体线上矩阵,拓展服务群众平台

  一是建强VR史志馆。VR史志馆全天候24小时不闭馆,让群众随时随地线上参观。运用VR全景技术,对线下的宜昌史志馆、《峥嵘岁月》党史专题展和《长江之子》艺术展,全方位扫描并上线,让大家“云上看馆”“云上观展”。二是打造数字文献库。扫描加工入库市县两级党史基本著作,志书、综合年鉴等权威性党史、地情文献资料共计300余册,方便群众线上查阅。三是深耕《史志宜昌》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号为核心,联动视频号、B站、今日头条等多平台,同步宣传推广,累计发布推文、视频原创作品近500个。入驻“我的宜昌”APP,将公众号与其深度捆绑,让史志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二、开展选题研究,打造群众欢迎的爆款作品

  一是立足热点选题。推出一批有深度、有爆点的推文,扩大公众号关注度与影响力。如在三八妇女节,推出《三地县委书记,宜昌女杰张清华》,阅读量高达3.2万。端午节推出中英双语版MV《盛世端午见证屈原》,宜昌国际传播中心官网首页及公众号同步推播,观看人数破万。二是注重系统策划。谋划一批可持续、影响大的重大项目,彰显文脉,诉说历史。如《古韵峡州诗意宜昌》挖掘宜昌的经典诗作,展现城市文化底蕴。《似水流年,宜昌乙年往事》盘点宜昌大事,传承城市记忆。《宜昌古八景》深挖方志文化,展现城市新貌。三是倡导清新文风。由年轻干部为主导的“六一书院”,策划项目、编辑推文,贴近年轻读者。在推文中,大量引用“网言网语”,用卡通漫画、动态特效,H5互动体验,让严肃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

  三、致力创新转化,推动史志文化走进生活贴近群众

  一是制作主打视频。《百年辉煌》展现宜昌百年党史,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推介。《为祖国而战》抢救性采访全市26名抗美援朝老兵,获评全国“最受观众喜爱作品”。《信仰的力量》入围全国党史优秀作品展播。《美丽中国志鉴宜昌》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宜昌的辉煌成就。《宜昌味道志膳至美》挖掘宜昌美食文化。《巴风楚韵山水长阳》,献礼长阳40年县庆。《我的爷爷王登榜》记述宜昌人身边的革命先辈事迹,征集珍贵文献资料。二是创新艺术表达。“长江之子”项目,以宜昌籍画家作品,展现宜昌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致敬屈原”书法创作活动,感知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峥嵘岁月》连环画情景再现红色故事。《盛世端午见证屈原》中,宜昌古琴非遗传承人演奏《离骚》,弘扬屈原精神。史志干部古装复盘七夕节古俗,传承文化,别开生面。三是线上线下互动。常年开展群众互动活动,传播红色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跨越84年,宜昌孩子献给祖国的歌”“跟着屈原王昭君打卡宜昌”“屈原文脉才艺端午”“龙飞九天文兴三峡---王昭君带你打卡宜昌史志馆”等系列活动,以网络直播,线上抽奖、青少年才艺展示、积分游览等形式,火爆全网,点燃现场。

  “掌上史志馆”内容优质、形式丰富、服务便捷,深受群众欢迎。截至目前,VR史志馆浏览量突破20万人次。《史志宜昌》微信公众号访问总量超500万。多平台设立的党史市情专区,查阅总量超10万人次。

  (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