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126号。
1926年秋,革命势力迅速由中国南部扩展到中部。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
1927年初,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机关也加紧由上海迁往武汉的准备。3月中旬,担任中共中央第四届执行委员、宣传部委员的瞿秋白,奉命先期到达武汉。4月上旬,蔡和森、谭平山、彭述之等大部分中央委员及中央候补委员均已云集武汉,并在武汉与共产国际代表及湖北区委成员一起召开联席会议,行使党的最高职权。4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中共中央秘书处主任王若飞分别来到武汉,中共中央办公处随即设立。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妇女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农委、中央工委及中央军委等部门也相继迁至武汉。由此,中国共产党与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共同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此间,面对中国革命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宣传部与党的其他核心机关一起,在江城形成了中共政党的心脏,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唤醒广大工农群众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鼓舞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设在汉口辅义里27号(今吉庆街126号)。瞿秋白居住于宣传部机关楼上。在复杂多变的革命形势之下,第三次来汉的瞿秋白,为了革命事业整日忙碌操劳。白天,他奔波于武汉三镇,深入到广大工农群众中开展鼓动宣传工作,穿梭于中共中央各机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夜晚,他跻身在小楼里伏案写作。为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他在此指示《汉口民国日报》等革命报刊,掀起支持工农运动的舆论声势。在读到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他亲自为这篇报告撰写预言,并特意将这篇报告转交给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长江书店,指示尽快出版发行,使这部指导农民运动的著作广为流传,其中“由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与主张,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1927年党的“五大”会议后,蔡和森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瞿秋白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分管党报、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设有宣传科、鼓动科、出版科、图书馆、长江书店、长江印刷所等机构,另外还专门设立了中央出版局。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形成了建党以来最强的宣传工作阵容,领导《向导》《汉口民国日报》等报刊,积极宣传中国共 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中央出版局出版发行了大量革命书籍,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营造革命声势。
汪精卫公开背叛革命后,残酷镇压工农运动。在革命失败的危机关头,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蔡和森等在汉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机关及邻近省份的负责同志,在汉口召开了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对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起到力挽狂澜的重要作用。在中共中央迁回上海前期,面对错综复杂的严酷现实,瞿秋白以无所畏惧的革命勇气,全面主持党中央工作,分管农委和宣传部领导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瞿秋白敢于担当,作风民主,在党内具有崇高的威信。在探寻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中,他为党的理论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不可多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由于革命形势发生逆转,中共中央决定中央机关迁回上海,中共中央宣传部随之离开辅义里随中央机关一起离汉。
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原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房屋主体为砖木结构,具有石库门住宅建筑风格。
在武汉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的原则,旧址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2015年由武汉市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了旧居整修保护及陈列布展工作,并正式对外开放。新开放的旧址总建筑面积约94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馆内展示有大量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及瞿秋白手稿等革命文物,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斗争历史,详尽介绍了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瞿秋白同志在武汉开展的革命活动。
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于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