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将帅传奇

肖克将军重游将军山

发布日期: 2017-06-12 来源:

邱亮

  1994年7月29日上午,86岁高龄的肖克将军前往将军山战场旧地重游。58年前,肖克与贺龙将军率领红二、六军团千军万马驰骋湘鄂川黔,在巍峨磅礴的黔西北高原创建黔(西)、大(方)、毕(节)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威震西南,震惊全国。1936年2月19日。肖克将军率十七师在大定城西将军山与敌军万耀煌纵队13师的先头部队打了一仗,歼灭了万耀煌部500多名排以上军官组成的“尖兵营”,缴获步枪300多支。轻重机枪9挺,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使我军得以从容转移。

    此次肖克将军重登大方县将军山,“八·一”节前夕的将军山,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坐落在将军山麓一个丘陵上的“将军山之役纪念碑”耸入云霄,四周簇拥着苍松翠柏,更显得庄严肃穆;纪念碑是用金墨玉大理石精工修建,碑上是肖克将军亲笔题写后贴金的8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肖克将军站在“将军山之役纪念碑”前,精神焕发地来回漫步,仔细地观察追忆周围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之后,触景生情地回忆说,“我们在将军山这里同国民党万耀煌部队打的这一仗,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斗。我们把它称为‘将军山之役’。关于这次战斗的史实,主要指开始打的第一仗,过去传说很多,讲的都不够准确。其实,这是红二、六军团往黔西北重镇毕节会师途中的一次遭遇战,而不是什么预先有计划的伏击,要讲打伏击那是打过遭遇战以后的事。
  “当时的战斗情况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36年2月19日上午,我率领红十七师在金沙往毕节方向进军与二军团会合的途中,走到这里时,突然发现敌人从大定向毕节方向走来。两军相遇,我们先发现他们,我们有3个团,敌人只来了1个营7个连。我立即决定将敌人消灭。于是急令抢占山头和一切有利地形,命令走在前面的四十九团迂回到敌人西侧伏击,五十团正面向敌进攻,五十一团断后,形成对敌四面包围。结果战斗从打响到结束还不到两个小时,就将万耀煌部500多排以上军官组成的‘尖兵营’全部歼灭。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据调查:这次战斗敌人伤亡特别惨重,被击毙者100多人,被俘者300多人,缴获步枪300余支,轻机枪9挺。敌军少校营长伍琮琦开枪自杀、副营长王福、政训员蔡国祥被我活捉——作者注)。这次战斗胜利的原因,有两个巧合:一是敌人来的少,只来了1个营7个连500多人,且骄傲自满;如果在大定的敌人5个师16个团一起出动,战斗就不好打了;当时我们有3个团,兵力多敌人几倍,且同志们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二是由于我们先发现敌人,有利地形都被我抢先占领,使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就是当时战斗的实际情况。”
  “遭遇战结束后,我立即登上将军山的山顶进行仔细观察,见群山巍峨磅礴,气势雄伟,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于是我就决心在山上安营扎寨,进行镇守,把将军山当作保卫川滇黔苏区的屏障。我们在这里整整坚守了8天,给红军在毕节开展扩红和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土豪等各项工作创造了条件。”
  “敌人的尖兵营被歼后,向将军山进攻的敌人越来越多,那时地里没有庄稼,我们就在半山中修筑一道道工事,埋伏起来,以逸待劳,运用孙子兵法上讲的战略战术,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反击,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直到2月27日敌军万耀煌、郝梦龄两个纵队向我将军山阵地大举进攻之前,我们为了保存实力才从容地、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将军山安全撤出战斗,向毕节转移。”
  “在将军山战役中,我从遭遇战开始到保卫战,阵地战中的阻击、伏击直到撤退,都认真地运用了孙子兵法的军事原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战略部署和指挥战斗。如兵法中讲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特别是‘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等法则的运用,打起仗来硬是使敌人前后不相顾,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及……我军处处主动,敌人处处挨打,一次又一次地给敌人以痛击,从而巩固了阵地。孙子兵法真是一部了不起的书。书中所说的很多哲理和观点,充满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一部很科学的经典著作。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和运用孙子兵法,涉及到各个领域。如日本就将孙子兵法的思想用来加强企业管理,取得很高的效益。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和运用祖先留下来的这个宝贵财富,结合今天的实际,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原载《贵州文史天地》1996年第6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