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战将”周希汉的戎马人生
- 大
- 中
- 小
(三)
1946年6月,内战爆发后,蒋介石发起全面进攻。8月,时任10旅旅长的周希汉率部攻打赵城。
赵城由阎锡山的39师并保安团3000多人把守,防守坚固。谁知周希汉仅用一天多点儿时间,就把敌39师“拿”掉,解放了赵城。与此同时,兄弟11旅也“拿”下了洪洞县城。国民党的西北最高军事长官胡宗南急红了眼,马上调集包括号称“天下第一旅”在内的10万精兵至晋南,妄图打通同蒲线。
这个“天下第一旅”,原是胡宗南的第1军第1师第1旅。胡宗南是原第1师的“首任师长”,后来第1师整编为一个旅,在南京做蒋介石的卫戍部队,因此,也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第1旅全是美械装备,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可以说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佼佼者,因此也自诩“天下第一”。 爱“啃骨头”的陈赓偏偏挑中了这个傲慢的“天下第一旅”,决意消灭它。
陈赓将手下3个旅10、11、13旅一字儿排开,向临(汾)浮(山)公路中段发起了“奇袭”。这时,他意不在浮山的29师,而是为了引出“天下第一旅”。
浮山的29师一受到13旅的攻击,就大喊救命,第1军军长董钊立即命令“天下第一旅”增援。骄狂的黄正诚只派第1旅第2团打先锋,谁知它被李成芳旅长率领的11旅渐打渐引,牵到了一个叫宫雀的地方,被团团围住,往死里打。黄正诚听说2团被包了“饺子”,知道大事不妙,急忙亲率旅部及第1团前去增援。
陈赓一个电话打到10旅周希汉那里:“黄正诚率第1团出动了,你们的任务是于明日黄昏将其包围歼灭。”周希汉回答说:“没问题,嘿嘿,就怕他不来。”“你的对手黄正诚不简单呀,他在希特勒那里留过学啊,军事上也有一套!我们的武器装备远不及对方呀。”“嗨,老首长,你不是教导我说,吃菜要吃菜心,打铁要打硬铁嘛?希特勒搞的那一套‘国际惯例’不是害人害己吗?黄正诚,没什么了不起的!”接着,他又补充一句,“嘿嘿,老首长,你放心,我不会轻敌的!”
果然,这次与黄正诚较量,周希汉很用心,部署30团正面迎敌,29团迂回侧击。为了防敌西逃,他让28团伏于陈堰,随时待命。
两军一相遇,战斗就打响了。30团死死堵住第1团去路,黄正诚亲自上阵,也没打过去,1团援军受阻。此时,2团少将团长王亚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再拼命呼救。黄正诚久攻30团阵地不下,战至黄昏,无法越过这道“铁堤坝”,只好将部队拉到陈堰,以图喘息。
这时,周希汉当机立断,命令30团正面出击;29团杀“回马枪”,自西向东攻击陈堰;同时把伏兵28团自北向南投入战斗,一下就把陈堰围了个水泄不通,连黄正诚也被“圈”在了里面。
一场恶战展开了。但黄正诚并没意识到1团有多大的危险,也没意识到自己的对手周希汉有多大的本事,拿起电话向第1师长罗列报告,说:“我们己进入陈堰正与共匪激战,已占领有利地形,蒋先生安然无恙。”不料,他的通话被4纵司令部窃听了。“蒋先生?”陈赓说,“蒋先生何许人也?蒋介石?肯定不是。美国顾问?大特务?总是个重要人物吧。”他立即把这个情报告诉了周希汉,并说:“希汉,你除了要捉到黄正诚,一定要把这个‘蒋先生’捉住,并且保护好!”
周希汉正打得起劲,高声回答说:“老首长,得令!管他什么先生,谁也跑不掉!”午夜刚过,李成芳的11旅全歼宫雀之敌。在浮山方向诱敌的13旅旅长陈康率部正与敌苦斗。陈堰的包围战加歼灭战也打得空前激烈。陈赓打电话给周希汉:“希汉,李成芳那里解决战斗了,要不要增援你呀?”听到这话,周希汉像被针刺了一次,高声回答:“让他们休息吧,我这里没问题,29团马上就进攻黄正诚的指挥所。”“那你们一定要在拂晓之前歼灭黄正诚。”周希汉回答说:“这一仗是赢定了。”
周希汉与陈赓对话时,敌人也在对话,罗列对黄正诚说:“亚武那里不行了,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天亮,那几位蒋先生为什么不用一用?”黄正诚答道:“几位‘蒋先生’在一个院子里,无法使用,敌人己把手榴弹打到我房顶上了。”“要沉着,要坚持到底!”“是,一定坚持到底!”黄正诚“一定坚持到底”的话音刚落,29团已攻进了指挥所。黄正诚急匆匆换衣,准备逃命,谁知他刚换上士兵帽子和上衣,将军服的裤子还没来得及脱下,就提着裤子成了俘虏。
黄正诚被押来,见到周希汉,气恼地说:“你不是陈赓!”周希汉说:“我是周希汉!”黄正诚说:“我要见陈赓!”周希汉见对方态度傲慢,便冷冷地说:“杀鸡焉用牛刀?捉你,我周希汉足矣。”
周希汉拿起电话,向陈赓报告:“黄正诚捉到了,还有两个少将。”“那个‘蒋先生’呢?捉到了没有?”“嗨,老首长,什么‘蒋先生’呀,不是什么人。”“不是人?难道是只狗?”周希汉哈哈大笑:“老首长,也不是狗,而是几门十分难得的崭新的山炮。”他乐得合不上嘴,报告说:“天下第一旅的美式装备,悉数‘移交’给了我们!”
4纵连续取得重大胜利,特别是歼灭“天下第一旅”一役,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表扬。刘伯承在晋冀鲁豫边区会议上说:“同蒲方面打得很好,中央夸奖说是‘出乎意料之外’。”这就是傲军遇到周希汉这个傲将的结果。战后,有人说,打蒋介石嫡系的嫡系、王牌的王牌,周希汉手中有3个团,却只拿出2个去围歼“天下第一旅”,这是他的英雄气概,也多少有点儿与生俱来的“傲气”。
陈赓爱才,惜才,但在培养周希汉上,使用的方法却别具一格。早在抗战时期,386旅每打一仗,就是陈赓动嘴,周希汉动腿,两人配合默契,386旅的仗也是越打越好。时间一长,陈赓眼睛一眨,主意就来了,386旅一有战事,他就向129师师长刘伯承推举参谋长周希汉,说他机灵果决,很会打仗,总之一句话:这仗让周希汉上就可以了,我陈赓就是在旅部躺着睡大觉也没关系。
有一天,刘伯承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说:“陈赓,你每次有任务总是叫参谋长去,自己却总是躲懒。”陈赓立即叫屈:“老领导,你还不知道吗,我是瘸子呀。”“你是瘸子,我是瞎子,是不是我也要把战事交给参谋长去做?你借瘸子之名,行躲懒之实。”“嘿嘿,师长,我是有这么个得力助手,而他呢,也才二十几岁,不用也就白不用。你不是常说年轻人就是要多锻炼,百炼才能成钢嘛,我偷点懒,其实也是贯彻您老首长的指示呀!”刘伯承笑着说:“你这个瘸子躲懒,还躲得有理!”
就这样,刘伯承默许了,但陈赓的词典里没有“适可而止”4个字,以后只要稍微有一点“偷懒”的可能,就叫来周希汉:“你去吧,我腿又发炎了,疼了好几天。”
周希汉知道老领导“发炎”是假,“躲懒”是真,也不说破,带上队伍就走了。对此,他对一位知己说:“我明知老首长是‘偷懒’,这仗更不敢有丝毫疏忽,因为打败了,老首长就要刮我的鼻子呀!因此只能胜,不能败。”
当周希汉凯旋而归时,陈赓的发炎也“康复”了,亲自在门外迎接,并且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周希汉,这一仗干得漂亮呀!仗,就是要这么打!”
陈赓的这个秘密很快就被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发现了。一天,刘有光悄悄对周希汉说:“旅长一有任务就说腿发炎了,你在他就疼,你一走他就什么疼都没有了,一瘸一拐的,找战士们说笑话、摆龙门阵去了。旅长是躲懒,他这是苦肉计呀!”周希汉笑而不答。
陈赓先是小仗交给周希汉去“打”,后来是打大仗也“躲起懒”来了。在解放战争中,打敌整3师、5兵团等,他是多次“撂担子”给周希汉。结果,就在陈赓这一次次的“撂担子”中,周希汉逐渐被培养起来了。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周希汉率10旅参加了淮海战役。在陈赓的直接指挥下,周希汉率部西攻砀山打击敌5军,东斩津浦阻敌北上,近逼徐州制敌东捷,南下宿县歼击黄维;每个阶段,都圆满地完成了战役赋予的战斗任务,留下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
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歼。28日,黄维兵团向东南方向突围也没得逞,4个军10余万人龟缩于以双堆集为中心的方圆5公里内,固守待援。淮海战役总前委决心坚决围歼该敌,大军分为东、西、南三个集团,陈赓被指定统一指挥4纵、9纵、11纵和豫皖苏独立旅组成的集团军。
陈赓要指挥一个集团军了,4纵怎么办?不想,他竟一“撂担子”,把4纵4个旅全交给了周希汉。于是,周希汉被临时指定为前线指挥。
陈赓把4纵交给周希汉指挥,刘伯承也欣然同意。结果,周希汉不负众望,黄维兵团被歼。
事后,4纵政委谢富治说:“在淮海大战这样的生死决战中,让一个旅长指挥一个军,这担子,也只有‘陈瘸子’敢撂,‘周瘦子’(周希汉外号)敢接,‘刘瞎子’敢同意,这‘三子’真是一个比一个胆儿大。”
周希汉是陈赓的爱将,一直是公开的秘密,尽人皆知,人称:“从周希汉身上,可以看到陈赓的影子。”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兵团成立,陈赓为司令员。4兵团下辖13、14、15共三个军,战功卓著的周希汉从旅长直接升任13军军长。
1951年12月中旬,周希汉出任海军参谋长。1958年底,周希汉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参谋长。1963年3月,张学思接任海军参谋长,周希汉才真正放下参谋长的工作。其间,他组织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导弹试验;参与并筹划了总参组织的以原子战争为背景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等诸多大事。
原载《党史纵览》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