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将帅传奇

韩先楚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20-10-21 来源:

  夏明星    张  宁

  韩先楚(1913.1.30—1986.10.3),湖北红安人,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抗日战场上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担任过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悍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过第1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西海岸联合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19兵团司令员。对于韩先楚的抗美援朝征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韩先楚”词条里有一句话很特别:“在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中,均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确,在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第一至第五次战役),韩先楚是唯一全程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志愿军总部领导,这也成为他抗美援朝征程的最大亮点。

  一、坐镇第40军连战皆捷,支持吴信泉云山打“虎”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分三路,秘密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作为志愿军第40军老军长(1950年7月刚刚卸任,温玉成接任),韩先楚主动要求随第40军行动,由辽宁安东渡江,向球场、德川、宁远地区开进。

  1950年10月25日,利用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包括归其指挥的南朝鲜军,下同)尚未察觉中国军队入朝参战,仍然分兵冒进、毫无戒备之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当机立断,适时发起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计划如下:

  东线战场,以第42军主力在黄草岭、赴战岭地区设伏,阻击向江界方向推进的美军第10军,保障西线主力侧翼安全;西线战场,第39军、第40军、第38军(附第42军1个师)分别集结于云山以北、温井以北、熙川以北诸地区,各个求歼南朝鲜军(当时通称伪军)第1、第6、第8师。

  毛泽东同意彭德怀上述部署,同时强调先打南朝鲜军队,再打美英军队:“首先歼灭伪1、伪6、伪8等师,然后再打美英军。如伪1师与英美军在一起则暂时也不要打伪1师,待伪6、伪8师歼灭后寻机再打该敌。”

  根据彭德怀的指示,“韩先楚率领精干的前线指挥所,直接指挥西线志愿军部队作战。”(见《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12卷之《韩先楚》)10月25日晨,在大榆洞志愿军总部受命之后,韩先楚这个“好战分子”就像鲨鱼闻到了血腥,不顾敌机轰炸、扫射,驱车直奔40军军部,在此主持西线作战指挥。这时,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师长邓岳)在温井以北两水洞与敌发生遭遇战,来敌是从温井北犯的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加强营)!

  韩先楚“转”到两水洞第40军第118师指挥所,来敌1个加强营大祸临头: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激战5小时,志愿军第118师主力全歼南朝鲜第6师第2团第3营另一个炮兵中队,取得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第一个歼灭战斗的胜利。”(见《抗美援朝战争史》)两水洞歼灭战,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挨了当头一棒,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主力缩回温井待援,韩先楚决心以快打慢。10月25日15时50分,他批准的第40军攻击温井作战命令下达:以第118师向温井西北攻击,以第120师向温井正南攻击,以第119师置于温井东南,阻敌南逃北援。25日晚24时,温井之战发起,仅用2个多小时就攻占温井,敌第6师第2团主力损失殆尽。

  10月28日白天,第40军第120师前出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扑向南朝鲜军第6师第19团2个营,成功吸引南朝鲜军第8师第10团2个营西援。28日24时,鉴于敌人主力出援消极,韩先楚命令第40军主力攻歼当面之敌4个营,以便转兵他用。战至29日晨,第40军主力将南朝鲜军4个营大部歼灭于龟头洞地区,缴获榴弹炮20余门、汽车60余辆。

  与此同时,第40军第118师移兵北上,奔袭冒进到中朝边境楚山、古场两地的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10月28日下午,毛泽东致电志愿军首长,特别指出第118师奔袭行动乃是战役枢纽:“目前全战役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确实抓住古场、楚山之伪七团不使逃脱,如此则伪一、六、八师非增援不可,有仗可打。”因此,韩先楚电令第118师,必须牢牢抓住敌第6师第7团。29日,眼见形势不妙,早已合兵古场的敌第6师第7团仓皇南撤,第118师在龙谷洞以南坚决阻击,一边频频反击稳固坚守,一边迂回敌后进行包抄,完成了毛泽东“确实抓住伪七团”的任务。29日晚,在诱敌增援目标达成后,乘敌第7团动摇之机,第118师向敌发起总攻,敌第7团彻底覆没。至此,南朝鲜军第6师(辖第2、第7、第19团)大部覆灭(后又重建)。

  诚如《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述,在韩先楚亲自坐镇下,“10月25日至30日,志愿军第40军部队连战皆捷,连续取得了两水洞战斗、龟头洞战斗、龙谷洞战斗等作战的胜利,完成志愿军总部所赋予的任务。”10月30日,志愿军总部颁布嘉奖令:“我40军不顾疲劳及敌机轰炸,勇敢作战,已基本上歼灭了伪6师及8师两个营,缴获颇多。……值得表扬,特电嘉奖。”

  与此同时,韩先楚还指挥西线志愿军其他各军,按原定方案,分别向云山、宁边、熙川之敌展开猛烈攻击。11月1日17时,志愿军第39军主力开始总攻云山。总攻发起前,第39军一直以为守敌是南朝鲜军第1师(伪1师)主力。进攻发起后,方才惊觉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已经接防云山。

  美军骑兵第1师,实非等闲之辈,《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该师)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号称“开国元勋师”,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美军的“王牌师”。该师为全部机械化装备,为了保持部队荣誉,仍保留了“骑兵师”的番号。进入云山的第8团,加强了美第9野战炮兵营、第6坦克营等分队,火力和机动力很强。

  弄清对手身份,第39军军长吴信泉大惊:毛主席明示“如伪1师与英美军在一起则暂时也不要打”,狐(较弱的南朝鲜军)假虎(较强的美军)威嘛!现在倒好,“狐狸”没碰上,竟然直接和“老虎”开打了!这仗打下去会不会犯错误?军情如火,他飞报韩先楚定夺,韩先楚直接点拨:有啥错误?!敢为“狐狸”撑腰,就先打断“老虎”的腰!11月2日,第39军攻克云山,以劣势装备重创美军骑兵第1师,歼灭南朝鲜军第1师第15团大部。第一次战役于11月5日结束,西线共歼美军3000多人、南朝鲜军1万多人,把“联合国军”打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他们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狂妄企图,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二、同意第38军包打德川,督师第38军打成“万岁军”

  虽然遭到志愿军突然打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仍然认为“赤色中国只是象征性出兵”,不改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野心,集中“联合国军”20余万人,兵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发动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为了粉碎“联合国军”的总攻势,把战线南推至平壤、元山一线,志愿军总部决定进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将“联合国军”北诱至香积山、新兴洞、妙香山、长津湖等预定作战地区,尔后突然实施战役反击。战役分东、西两线作战,西线作战任务由第38、第39、第40、第42、第50、第66军担任;东线作战任务由刚刚入朝的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担任。

  在西线战场,志愿军总部的部署是:首先歼灭清川江东岸的南朝鲜军第2军团(辖第6、第7、第8师),打开战役缺口,威胁清川江西岸的美军第8集团军右翼,造成整个战役扩张战果的战机。这一任务,由志愿军第38、第42军完成,“志愿军总部决定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统一指挥第38、第42军作战行动。”(见《抗美援朝战争史》)

  韩先楚带着由3人组成的前指参谋班子离开大榆洞,驱车赶往第38军军部驻地,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听取德川、宁远情况的汇报,就如何遂行第二次战役作战任务,与两个军的领导进行了周密的研究。

  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8军穿插熙川不力,受到彭德怀的严厉批评。此次作战,该军上下情绪高昂,决心打好翻身仗。韩先楚理解他们的求胜之心,敢于因情用兵,毅然表态:同意你军包打德川。《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本来志愿军首长决定以该军在第42军一部配合下歼灭德川之敌,但该军主动请战,包打德川,得到志愿军首长的批准。”这里的两个“志愿军首长”,前一个是彭德怀,后一个是韩先楚!

  最终,韩先楚定下作战决心:以第38军歼灭德川地区之南朝鲜军第7师,以第42军歼灭宁远地区之南朝鲜军第8师。11月25日晚,在西线正面各军积极配合下,第38、第42军出其不意地对德川、宁远地区之敌发起反击。《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至26日晚)德川、宁远地区的战斗,志愿军大部歼灭南朝鲜第2军团两个师,割断了敌军东西线的联系,在美第8集团军的战线翼侧打开了战役缺口。美第8集团军主力的右翼完全暴露,西线志愿军形成了对敌实施侧后战役迂回、正面突击分割,各个歼灭敌军的有利态势,控制了战场主动权。”

  为迅速发展战役胜利,11月27日13时,志愿军总部作出新的作战部署:

  第38军主力沿清川江东岸迅速前插,切实控制三所里,对敌实施侧后战役(内)迂回,堵击军隅里、价川守军;

  第42军在第38军东面南进,占领孟山之后,从东北向西南攻击前进,假道北仓里、假仓里,全力夺控顺川(三所里正南)、肃川(顺川正西,安州以南),对敌实施侧后战役(外)迂回,彻底封死第8集团军退路。

  也就是说,彭德怀要以第38、第42军对敌实施侧后战役内外迂回,然后钉在三所里、顺川、肃川,形成堵敌逃撤的三块“铁砧”,再集中第39、第40、第50、第66军形成“铁锤”,一举重创美军第8集团军右翼第9军。

  韩先楚根据彭德怀意图,指挥第38、第42军于当晚开始行动。为提高第38军迂回速度,形成多层迂回,韩先楚和第38军领导决定:以军主力沿德川至军隅里公路及其北侧攻击前进,构成截击“联合国军”的对内正面;以该军第113师主力沿安山洞、龙沼里的山间小道,向三所里实施穿插迂回,构成截击“联合国军”的对外正面;另以1个营兵力经三所里直插安州、肃川间破路炸桥,阻敌南撤。

  部队出发前,韩先楚对第38军第113师领导特别电话交待:必须充分认识三所里的战略地位,它关系到战局的胜负!他还提出了保证按时出发、中途无权停顿、必须截住敌人等三项过硬要求,鼓励他们抢占三所里,完成战役迂回的艰巨任务。

  28日晨,第113师不负韩先楚厚望,经过14小时疾进,行程70余公里,到达价川以南三所里,继又占领龙源里,切断了“联合国军”南逃北援之路,从而动摇了“联合国军”的整个进攻布势。志愿军“铁锤”部队和第38军主力抓住这一战机,乘势向“联合国军”迅猛攻击,重创美军第2师。

  由于韩先楚的“督师”,“第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英勇作战,对战役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彭德怀司令员亲自起草电文稿,于12月1日与邓华等志愿军首长联名发出嘉奖令,嘉奖第38军:此战役,……发挥了38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113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致昨三十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见《抗美援朝战争史》)

  由于第42军受阻于顺川以东新仓里,未能西取肃川,被阻于三所里之敌仓皇西窜安州,再南奔肃川,才避免全歼。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史》,“从11月25日至12月1日,志愿军西线部队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歼灭南朝鲜第7、第8两师和土耳其旅大部,并给了美第2师歼灭性打击,重创了美骑兵第1师、第25师。共计歼敌2.3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5000余支。”取得如此战绩,韩先楚居功至伟!

  到12月24日,志愿军东、西两线部队基本收复“三八线”以北全部失地,从而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三、指挥右纵队打到汉城,举行“入城式”独无老部队

  “联合国军”败退“三八线”以后,一面积极调整部署,把南朝鲜军布防一线,美英军队放在二线,利用既设阵地进行防御,撤守兼顾;一面抛出“停火建议”,妄图争取喘息时间,准备再行北犯。为粉碎“联合国军”的阴谋,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志愿军总部决定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于12月31日17时发起第三次战役。

  早在12月22日12时,志愿军总部即下达了部署命令,决心以歼灭临津江东岸迄北汉江西岸地区一线布防之南朝鲜军为目的,兵分两路南进:

  以第42、第66军配属炮兵1个团为左纵队,统由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指挥,以5个师兵力担任攻歼东起春川西北、西至永平地区(不含)之南朝鲜军第2师及第5师一部;

  以第38、第39、第40、第50军配属炮兵6个团为右纵队,由韩先楚统一指挥,担任攻歼东起永平地区(包含)、西至高浪浦里之南朝鲜军第6、第1师。

  12月31日17时,如期发起攻击后,韩先楚指挥右纵队4个军附6个炮兵团,在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配合下,在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上迅速突破当面临津江、汉滩川,“各部突破均较顺利”:18时前,第38军强涉汉滩川,第39军突破临津江;18时30分,第40军突破临津江、汉滩川;22时,第50军南渡临津江。由于韩先楚督促右纵队攻歼准备充分,当面之敌南朝鲜军第6师首先崩溃,导致“联合国军”产生雪崩反应,纷纷掉头南逃。

  1951年1月2日7时、8时,鉴于“联合国军”溃退南逃,韩先楚命令右纵队各军大胆展开追击,攻夺南朝鲜首都汉城北部门户议政府(地名),兵锋直逼汉城:

  第38、第39军各以1个师抓住议政府之敌,第38军主力前进至议政府以南阻击议政府之敌南逃和从南向议政府增援之敌,第39军主力从西北及西南、第40军从北向议政府攻击。第50军迅速向议政府以西高阳前进,如高阳之敌南逃,则向汉城逼进。

  右纵队各军闻风而动,“联合国军”形势大坏:1月2日12时,侦知第50军西开高阳,高阳西北守军南朝鲜军第1师惧歼南逃;3日晨,志愿军攻取议政府,汉城门户大开。与此同时,左纵队第42军克加平、第66军占春川,“至此,‘联合国军’在三八线既设阵地的防御彻底崩溃,志愿军6个军和人民军3个军团,乘胜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见《抗美援朝战争史》)

  1951年1月3日晨,“联合国军”开始全线撤退。当日18时,韩先楚命令:

  右纵队各部突破美第24师在议政府以南水落山、道峰山防线后,第38军以第113师向汉城东南、第114师向汉城以东,第40军以第118师向汉城东北,第39军以第116师向汉城正北,第50军主力向汉城西及西南攻进,求得在汉江以北会歼美第24师。如美第24师已退,则第50军视情况渡江追击,第39军留1个师负责在汉城城内维持秩序,其余各部迅即撤出汉城,以防美军空袭。

  由于美军第24师惧歼南撤,汉城落入志愿军手中:

  1月4日下午,第39军第116师和人民军第1军团占领汉城。第50军第149师于当日晚进入汉城。第38军第114师、第39军第117师各有一部侦察分队于4日进入汉城。(《抗美援朝战争史》)

  有第40军老战士说,右纵队第38、第39、第50军都有部队开进汉城,这算是一种特殊的分享胜利喜悦的“入城式”,可老军长偏偏没让老部队第40军入城,说明老军长胸中有数:没有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夺取空城何乐之有?!

  部队进入汉城,世界舆论哗然,祖国人民欢庆胜利。1951年1月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对占领汉城表示祝贺。在汉城前指,韩先楚却十分冷静,他对战争前景有着自己的判断:一方是钢少气多,一方钢多气少,到头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双方的决策人都明白难以打下去了,就坐到谈判桌前去讨价还价,打嘴巴子官司。(见《战将韩先楚》)因此,他把汉城防卫任务交给朝鲜人民军,下令右纵队各军迅速渡过汉江,继续向南追击前进,一度迫使“联合国军”退守三七线!1月8日,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志愿军歼敌1.2万余人,韩先楚和右纵队各军占了大头。

  四、指挥汉江南岸阻击战,打出防御作战好经验

  1951年1月25日至29日,中朝两军召开高级干部联席会议,韩先楚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根据西线战场作战实践作了《战术问题》的报告。针对当时中朝两军中存在的轻敌速胜情绪,这次会议适时指出敌我较量将是长期的、艰苦的,指出敌人反扑不可避免。

  大家谁也没有想到,敌人反扑如此之快!1月25日,就在中朝两军高级干部会议开幕当天,“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官李奇微集中5个军16个师另3个旅、1个空降团,及大量炮兵、坦克和航空兵,采取“相互靠扰、齐头并进、稳打稳扎”的战法和所谓“磁性战术”(始终与对方保持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火海战术”,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乘中朝两军连续作战未得休整补充之机,将战线推到“三八线”以北地区。为制止“联合国军”的猖狂进攻,争取时间掩护二线兵团集结,中朝两军联合司令部决定:中朝两军于1月27日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

  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回忆,“彭总决定派韩先楚到西线汉江、汉城方向组织一个指挥所,指挥38、50军和人民军1军团,阻击敌人的主要进攻集团。彭总要韩先楚尽量多争取一些时间,不要很快收缩,以利我军补充给养弹药。在东线则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争取歼敌1—2个师,进而向敌人纵深发展突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动摇其阵势,制止其进攻。”为统一前线指挥,韩先楚在西线成立“韩指”,邓华负责东线反击作战,成立“邓指”。简单地说,就是采取“西顶东放”战法,进行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防御战役。

  朝鲜战场上,美军火力强大之极,对志愿军一个团的防御阵地,每天就能倾泻数万发炮弹,同时辅以空中轰炸。即使双方兵力大体相当,志愿军火力强度只有敌人的几十分之一,因此防御难度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当时,志愿军官兵普遍反映:“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而彭德怀要求西线各军于汉江以南东西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尽量多争取一些时间,不要很快收缩”,显然这又是一场坚守防御战。

  韩先楚深知任务之艰巨,他深入一线展开军事民主,集思广益,共谋坚守之策。至2月7日,由于指挥得力,将士用命,韩先楚所部成功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敌人14昼夜只前进了18公里,伤亡极其惨重。2月13日,东线横城反击战(歼敌1.2万人)结束,彭德怀不忘致电表彰西线坚守阻击之功:“迄今汉江南岸基本阵地仍屹然未动,分割隔离东西线敌军,有利我主力向敌反击。”2月17日,在东线反击部队收兵北移后,韩先楚才受命带领汉江南岸部队全部移师江北,志愿军全线转入运动防御。

  至此,韩先楚指挥部队在汉江南岸依托一般野战工事,在“联合国军”空地协同进攻下,顽强坚守防御作战整整23天,长达552个钟头!

  2月17日起,中朝两军全线转入运动防御,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及人民军第1军团又列入第一梯队,受命在当面纵深25—30公里防御地幅内抗击1个月。这时,韩先楚组织汉江南岸防御作战的经验派上用场:“中朝人民军队根据汉江南岸防御作战的经验,采取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备系前重后轻的战术原则,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运动防御。”3月12日,中朝两军第二梯队开始与敌接触,第一梯队各军逐步北移休整,韩先楚成功完成防御任务。

  在部队休整期间,韩先楚以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为主,总结了打防御战的经验。对此,《杜平回忆录》不惜笔墨:

  他首先明确指出,不愿打防御战的思想是不对的。……韩先楚同志接着就如何打好防御战,即对防御战术动作,总结了如下几条经验:兵力部署应前轻后重,炮火配备则应前重后轻;依托山地各制高点构筑阵地,选择山两侧的凸凹部和溪谷构筑坚固的隐蔽工事,步兵工事挖单人的“洞穴”掩体最好,炮火及重火器工事在能发扬火力的情况下深入地下为好;组织若干个反坦克三人小组,多带反坦克手榴弹、燃烧瓶,埋伏在我阵地前沿及敌坦克来路,是反坦克的好办法;各级指挥所都应选择构筑坚固的观察所,沟通各阵地与反击部队、炮兵多线联络,及时掌握和处理情况;在防御作战的初期,领导干部应深入阵地,指导基层干部看地形、布置设防,以加强部队的信心。

  至4月21日,中朝两军成功将“联合国军”阻于“三八线”附近地区,结束第四次战役。

  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战前,韩先楚受命重点指导老部队第40军,负责“从金化至加平劈开战役缺口,将‘联合国军’东西割裂,使其不能互相增援。”战役打响后,第40军迅速突入敌人纵深30公里,“前出到加平东北沐洞里地区,完成战役割裂任务。”(见《抗美援朝战争史》)至此,韩先楚的西线战场前指生涯划上了圆满句号。

  来源:《党史博采》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