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不朽的丰碑——刘少奇在湖北

发布日期: 2015-09-23 来源:

  
  方 城
  

  上 篇
  

    1926年10月21日,29岁的刘少奇从广州来到武汉。准确地说,这是他第一次到湖北,因为此前他虽有几次湘沪之间的长江之行,却都只路过此地。
  11天前,北伐军攻克武昌,广州国民政府机关开始陆续迁汉。刘少奇此行的使命便是组建中华全国总工会汉口办事处,并为全总机关迁汉作准备。他此时的身份是全总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和全总汉口办事处秘书长,来汉后又兼任湖北全省总工会秘书长。
  这位曾经参加领导安源煤矿和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的著名工运领袖到武汉后,同全总其他领导人李立三、项英等一起,住进了汉口友益街尚德里4号——一幢普通的两层楼房。街对面的另一幢三层小楼,也就是友益街16号,为全总办事处和湖北全省总工会的办公地址。从此,这里便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指挥中心。
  30年后,已是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刘少奇路过汉口短暂停留,从下榻的德明饭店步行到友益街。故地重游,感慨万千。省市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里辟为纪念馆。他说,总工会旧址可以基本按原样恢复,但他的旧居无论如何不能列为纪念地,更不能把现在住在里面的居民赶出来。
  随着国民政府首脑机关的迁入,武汉成为全国新的大革命中心。为适应工人革命斗争由秘密转为公开、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的形势,刘少奇一到武汉,就同李立三一起,创办了湖北全省工人运动讲习所。刘少奇、李立三亲自讲课。刘少奇主讲工会组织法、工会经济问题。
  同时,他们以极大的精力发展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全国工会组织迅速增加,从10月到12月,仅武汉的工会组织就骤增至300个以上,会员达30万人。各地工会发动的反帝罢工此起彼伏,仅在武汉就发生30多起。
  大潮涌起,泥沙俱下。对如此众多的工会进行教育、整顿,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迫在眉睫。
  尚德里那扇窗户的灯光亮了三夜,刘少奇指导工会建设的文稿完成了三篇。这三篇分别题为《工会代表会》、《工会经济问题》、《工会基本组织》的文章,是刘少奇根据自己调查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的。它们提出并解决了当时工会建设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因而成为中国早期工运史上的重要文献,

  不久,刘少奇与李立三等一道,领导了武汉工人夺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
  武汉人民在大革命的高潮中迎来了喜庆的1927年,却也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极端仇视。1月3日下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队在英租界附近的江汉关向群众讲演,英租界当局竟悍然调集大批英军水兵,武装镇压赤手空拳的听讲群众,当场打死1人,打伤30余人,酿成“一三惨案”。事情发生的时候,刘少奇正代表全总执委会向湖北全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组织报告。得到工人的紧急报告,他立即带人赶到出事地点察看现场,随即带领工人纠察队员向英租界巡捕房提出强烈抗议。
  当晚,在刘少奇和李立三主持召开的湖北全省总工会紧急会议上,刘少奇报告了惨案真相和现场情况,提出了如何开展这场斗争的意见。会议拟定的《为反对英水兵惨杀同胞通电》,揭露了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老百姓的罪行,提出了立即收回汉口英租界等6项要求。
  次日,《通电》以湖北全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名义在《汉口民国日报》公开发表。刘少奇和李立三分别代表湖北全省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前往武汉国民政府,要求政府立即收回英租界。
  4日下午,刘少奇出席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省学生联合会等200多个团体举行的各界联席会议。会议在全省总工会《通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8条要求,决定5日下午举行对英示威大会。
  5日上午,刘少奇等主持全省总工会发出命令:武汉全市实行罢工、罢课、罢市!数十万群众紧急行动,斗争进入高潮。
  下午,近30万人参加的“武汉市民追悼一三死难同胞暨反英示威大会”在汉口济生三马路空坪冒雨举行。刘少奇和李立三等站在队伍前列,同各界群众一起挺立在寒风冷雨之中,愤怒声讨英帝国主义。
  会后,举行反英示威大游行。刘少奇等率游行队伍高呼口号,向英租界挺进。恰似一江汹涌的洪流,游行队伍冲破英军防御工事,浩浩荡荡开进英租界。英国的“米”字旗被愤怒的人们从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上扯下来扔在地上。
  武汉国民政府支持群众的正义要求,派外交部长陈友仁出面与英方交涉。声势浩大的群众反帝运动和政府外交谈判配合斗争,迫使英国当局于2月19日在协定上签字,将汉口英租界交还中国。被英帝国主义霸占60多年的汉口英租界,终于回到中国人民手中。这是近百年中国人民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2月1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迁汉。身兼全总秘书长、省总秘书长两项职务的刘少奇,工作更加繁忙。
  4月3日,正在刘少奇主持武汉各界欢迎国际工人代表团大会的时候,汉口又发生一起惨案:日本水兵无理打死打伤我群众数十人。刘少奇再次投入领导群众坚决反帝的英勇斗争。遗憾的是,因为此时革命形势已开始逆转,这次斗争仅取得部分胜利。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