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任弼时在长征途中

发布日期: 2018-07-10 来源:

任远芳

  在红军长征中,我的爸爸任弼时等率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撤出湘赣根据地,开始西征,成为长征的序幕之一;随后,他和贺龙、萧克、关向应等领导红二、红六军团及后来的红二方面军长途远征,最终在陕甘地区实现了三支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在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爸爸所在的部队经历大小战斗110余次,先后占领县城39座;爸爸的足迹跨越赣、湘、桂、黔、滇、康、川、青、甘等地,纵横23900多里。这也是他军事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
  尽管历尽艰险,红二方面军却保存了伟大的力量。到达陕北保安后,毛泽东在与红二、红四方面军部分领导人会晤时称赞说:“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一方面军付出了大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党的历史不会忘记爸爸的长征,作为家人,我们同样会永远铭记这段红色峥嵘岁月。妈妈陈琮英陪伴爸爸走完了这段不平凡的路,姐姐任远征是在甘孜到阿坝的茫茫草地上出生的——“远征”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不平凡的万里长征。所以,我也要用手中的笔重新讲述这段历史,回顾父亲在党和红军保持团结、取得胜利的历史壮举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为中央红军探路

  1934年,中央苏区军民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湘赣苏区的红军也屡战失利,苏区革命斗争如何坚持?红军主力如何行动?大家都在思索着。有一天,爸爸对萧克说:中央红军可能要向西,到湖南方面去,我们湘赣苏区红军也可能转移。这几句话对萧克既有震动,也有启示。因为按照原来的部署,湘赣红军主力要转到遂(川)、万(安)、泰(和)地区活动,并已经以一部在井冈山地区恢复根据地,之前谁都未曾想到中央红军会西进,湘赣红军要进行大的战略转移。
  50年后,萧克依旧对爸爸的战略眼光感到钦佩。他在爸爸80诞辰之日“书赠琮英同志并远远姐妹”,写道:“弼时能洞察战略大势,驾驭战事的发展,能正确地选择战略方向,确定战略方针。”
  果不其然,1934年7月23日,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发来了训令,指令红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8月7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的爸爸,与军团长萧克、军团政委王震率领红六军团9700人踏上了向西的征程。
  这次西征发挥了什么作用?用周恩来的话说,红六军团和红七军团,“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调敌”;博古讲得更具体:“当时军事计划是搬家,准备到湘鄂西去,六军团是先头部队。”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探路”,这就是爸爸长征的开始。正是由于他综观全局,看到了红六军团西征的先遣作用,所以尽管形势十分不利,他却仍然坚持贯彻中央指令,努力配合中央红军行动。
  经过艰苦转战,10月24日,红六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的木黄与贺龙等领导的红三军(随即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主力会师。红六军团的西征历时80多天,跨越敌境5000多里,历尽千辛万苦,尽管部队遭受到巨大损失,最终还是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红六军团的有生力量,探明了沿途敌人的兵力虚实以及道路、民情等情况,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完成了为中央红军长征进行侦察探路乃至配合策应的任务。就在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前一周,从17日开始,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共8.6万余人,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