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在鄂州市(原鄂城县)樊湖地区,活跃着一支英勇善战的抗日武装部队——新四军第五师鄂南独立第五团,团长就是令日伪闻之丧胆的王甦。
王甦, 1930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连长。在一次战斗中,王甦因负伤被俘,1936年底释放回家。1938年11月,王甦找到党组织重回革命队伍,并将原名王骧改为王甦,以示自己得到了复甦,从此,积极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洪流。
抗战伊始,我党领导下的鄂南第一支抗日武装部队“梁湖抗日游击大队”在鄂州涂家垴白云寺成立,王甦任第一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他率领游击队员在梁湖地区英勇抗击日寇,威震敌胆。1941年1月,新四军第五师鄂南独立第五团成立,王甦任团长、黄全德任政委。独立五团在王甦等人的率领下,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袭击敌人据点,伏击敌军运输车、船,破坏敌军通讯设施,严重地威胁着日寇的战略补给线——长江水运、粤汉铁路和武黄公路的运输。日寇对这支坚强的抗日队伍恨之入骨,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疯狂围剿。
1941年7月6日,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决定召开紧急会议,为了避开敌人的扫荡,王甦率领独立五团警卫连同鄂南中心县委由小庙乡向胡家大湾转移,后因故改变计划向夏家榜村转移,到达时已是初更天。中心县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和迎接新四军五师2个主力团南渡长江等事项,会议开至深夜方散。不料,这次行动被汉奸告密。7日凌晨,日军100多人和伪军一个中队包围了夏家榜村,一场惨烈的战斗发生了。独立五团警卫连英勇反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斗至拂晓,只有十余名战士突出重围,独立五团政委、鄂南中心县委书记黄全德等17名同志被俘。王甦在群众的掩护下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日寇为了将新四军一网打尽,强迫全村老幼到村东稻场上集合,在四周架起机枪,威逼群众交出王甦,否则将全村烧光、杀光。在这紧急关头,王甦不顾群众的阻拦,挺身而出,大声喝道:“住手,我就是王甦!”鬼子一见王甦,如临大敌,枪上膛、刀出鞘,凶神恶煞般地蜂拥而上,用绳索将他牢牢捆住。王甦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他从容镇定,昂首挺胸,痛斥日寇暴行。由于王甦等人宁死不屈,日寇软硬兼施都一无所获,于是老羞成怒,将王甦等18人杀害,王甦牺牲时年仅28岁。
鄂州人民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修建了“夏家榜烈士纪念碑”,以激励子孙后代,铭记历史,发扬革命传统,建设美丽的家园。
(鄂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