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津,原名中杰,号文俊,又名问津、章维军。生于1907年,湖北钟祥洋梓镇人。1938年春在延安抗大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8月赴西安与国民党谈判途中被胡宗南部杀害,时年39岁。
张文津少年辍学后,为了谋生,先到一家作坊打工,不久求职到钟祥县烟酒专卖税务局。大革命失败后,他辞去公职,回到洋梓镇,当上洋梓团防局团总。他一上任,便惩恶扬善,打富济贫,遭到地主豪绅的诬蔑和反对。国民党县政府以令张文津率团防局到襄西三尖山“剿匪”为名,企图置他于死地。其阴谋被挫败后,又以“通匪”罪名通缉张文津。胞弟张中英因受株连而被杀害。1930年夏秋之际,在红九军二十六师影响下,张文津同共产党员、钟北游击队长王子扬等人一道筹买枪支,建立武装,准备暴动。但因暴动计划暴露,张文津再次受到“通辑”。此后,张文津长期在上胡家集、白云山、大悟山、大洪山等地从事秘密活动。
1938年春,张文津经组织安排到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日军逼近武汉,形势危急,张文津尚未结业,便被派回武汉八路军办事处。12月,经董必武派遣到鄂中,在应城抗敌自卫总队(简称“应抗”)任参谋长。1939年3月,日军占领钟祥县城后,钟祥抗日武装合编蓟“应抗”编为“应抗”四支队,张文津兼任四支队队长。不久,李先念、陈少敏率部到鄂中,创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应抗”四支队被编为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一团队,张文津任团长。1941年,新四军五师十五旅在襄西成立,张文津担任十五旅参谋长。他直接参与十五旅在当阳香炉山的反顽战斗和荆南四明山区的反“扫荡”斗争,1942年4月先后任襄西留守处主任兼襄西指挥长。抗战胜利前后,先后任新四军五师司令部参谋主任,抗大十分校第三支队长,鄂豫边区一、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参谋长,江汉军区副参谋长、洪山军分区参谋长等职。1946年,张文津作为军调处第九执行小组我方代表之一,以上校参谋的名义,到武汉参加了与国民党军事谈判。谈判中,他和我方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此后,他先调任中原军区三五九旅参谋长,干部旅旅长。6月26日,张文津随王震率干部旅突围。8月7日,张文津奉命率吴祖贻、毛楚雄去西安与国民党谈判,行至陕西宁陕县境内,被胡宗南部六一师一八一团扣押,8月10被秘密杀害于宁陕县东江口。
1985年,在《红旗》杂志第17期发表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撰写的《向革命先烈学习、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纪念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的文章中指出,张文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是五师的重要骨干……对五师和鄂豫边区的创立和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张文津等三位同志在当时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受党的派遣,深入虎穴,不幸英勇就义,他们和在突围过程中牺牲的烈士们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1986年8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隆重举行了张文津等三位烈士的骨灰安放仪式后,派专人将张文津等三位烈士骨灰送到大悟县,安放在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馆;1988年3月22日,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为“张文津烈士纪念碑”题字;1993年9月,张文津烈士纪念碑在钟祥市皇山故园落成。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