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二七”大罢工中的林育南

发布日期: 2016-11-14 来源:

王吴军

  林育南,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革命烈士,在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二七”大罢工开始之前的1923年1月5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在郑州举行了第三次会议,决定2月1日在郑州的普乐戏园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并邀请全国各地的工会和各界代表参加。为了防止军警在中途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还决定把这次会议的准备情况告知京汉铁路局和军阀吴佩孚。当时,铁路当局和吴佩孚都表示了同意。由于1923年的1月28日是星期天,筹备处向铁路当局和吴佩孚提出:1月28日这天,京汉铁路系统的职工都不休息,照常上班,2月1日参加总工会成立的庆典活动。铁路当局和吴佩孚同意了这一安排。这些都说明京汉铁路总工会的筹备和成立既合理,更合法。
  1923年1月底,全国各地代表陆续进入郑州。北方各地数十名代表在北段长辛店车务处领取了免费车票就地乘车,南方各地代表数百人先集中到汉口。1月30日晚,林育南、陈潭秋、李求实、施洋、李汉俊、许白昊等率领的武汉地区各工团,包括粤汉铁路总工会、汉冶萍工会、汉阳钢铁厂工会及粤汉铁路徐家棚分工会等30多个工人团体组织,以及各媒体记者和学生联合会、军乐队等处代表共160余人,意气风发地在江岸乘车向郑州进发。1月31日下午,林育南、陈潭秋等人到达郑州,一下车就受到郑州铁路系统工人代表的热烈欢迎。随后,大会筹备处将林育南等人送到郑州福昌、亚洲大旅馆安顿下来。
  但未料到,当时的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认为工人是要借成立总工会的机会图谋不轨或造反,会危及他的地位,于是,他一面在总工会筹备处负责人面前虚意表态,说是允许工人开会,并给予免票的专车,一面又去向洛阳的吴佩孚报告,要求吴派兵阻止工人举行这次会议。
  吴佩孚听信了赵继贤的报告,当即命令驻郑州的师长靳云鹗派兵设法阻止京汉铁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靳云鹗派出军警对郑州全城进行戒严,并迅速把已到郑州的参会人员进行强制疏散。
  林育南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和陈潭秋、李汉俊、施洋、李求实、杨德甫等人商议对策,建议总工会筹备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急措施。紧急会议决定杨德甫、凌楚藩、李震瀛、史文彬等立刻赶到洛阳,向吴佩孚解释这次大会的宗旨和意义,并向他说明总工会成立大会没有任何不良企图,更不会影响郑州的社会治安。吴佩孚听了杨德甫等人的解释后表示,京汉铁路总工会可以成立,但不能开成立大会。
  在郑州的各地工会负责人认为总工会成立合理合法,吴佩孚这样做毫无道理,便决定2月1日的大会按照原计划如期进行。
  1923年2月1日,各地的代表们准时向总工会前进。行进的队伍由军乐队作前导,代表们手持红旗,身佩徽章有序前进,甚为壮观。走到大通路时,突然被一队军警拦住了去路,几经交涉无效,以施洋为首的工人代表立刻向前猛冲,强行突人会场。军警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用刺刀将工人往外赶。
  林育南见事态严重,走到杨德甫身边轻声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赶快宣布一下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然后解散。”在一片混乱中,杨德甫高声向在场的工人代表们喊道:“现在我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顿时,会场欢声雷动。代表们一遍又一遍地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
  当天下午,靳云鹗派兵占领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机关,并砸毁机关内的设施,来往于此的工人代表均遭拘捕。此时,郑州全城戒严,军警限工人代表晚上必须离开郑州,如不离开,第二天即行逮捕。
  林育南认为若是在郑州硬斗下去非常危险,不如让各地代表回到本地开展斗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晚上,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采纳林育南的建议,召集各分会代表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为抗议军阀吴佩孚和铁路当局非法干预和破坏,从1923年2月4日上午起,京汉铁路全线总罢工,并将总工会的办公地点从郑州转移到汉口江岸,会议还通过了《京汉铁路总工会特别紧要启事》,要求交通部撤革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和南段处长,要求吴佩孚撤革查办黄殿辰,赔偿成立大会损失费6000元,退还扣留的牌匾及礼物。散会后,湖北地区的代表在林育南、陈潭秋、项英、施洋等人的率领下回到了汉口。林育南连夜为大罢工书写了标语、口号、文件、电文、传单、通告,包括:《京汉铁路总工会全体工人罢工宣言》《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援助京汉铁路总工会罢工紧急宣言》《警告本路司员》《警告旅客》等。这些宣言、传单,对揭露反动军阀破坏总工会成立的罪行,号召群众起来与当局进行斗争,起到了较大的宣传作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