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杨靖宇将军的青年时代

发布日期: 2017-07-24 来源:

李翔

  1905年2月13日,一名男婴在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马锡龄夫妇家呱呱坠地。朴实忠厚的夫妇俩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品行端正、志存高远的男子汉,因此给他起名为马尚德。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幼年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和妹妹与祖母、叔父家一起生活。生活的艰辛早早就培养出了杨靖宇自立、自强的个性。由于家境贫寒,马家祖祖辈辈为地主种地、干活,没有一个能识字读书的。饱尝艰辛而又深明大义的母亲节衣缩食、克勤克俭,为的就是能让小靖宇上学读书,为马家争口气。在母亲和二叔的支持下,杨靖宇上了本村的私塾。他刻苦读书,惜时如金。尽管功课都是《论语》、《孟子》等孔孟之道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塑造了他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处世修养。
  1919年,当杨靖宇在确山高等小学读二年级的时候,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在这场迅速席卷全国的爱国主义运动中,杨靖宇如沐春风般地接受着民主、科学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他的熏陶。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杨靖宇带来极大的震撼。他在深感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的同时,对帝国主义霸道卑劣的行径也深恶痛绝。此时,一颗爱国主义的火种在这个青年人的心中点燃了。他与众多爱国青年一起,在确山镇的大街小巷里贴标语、喊口号。他还领导了几百名同学,在闹市、火车站散发传单,进行抵制日货的宣传。
  杨靖宇的母亲在李家湾时常都能听到儿子在确山县城里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的消息,母亲为儿子的举动感到欣喜和骄傲的同时,不免平添一份担心。因此,她就萌生了为儿子找个媳妇的念头。一来想让杨靖宇早日成家立业,二来可以让家庭的约束让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些。在婚姻大事上,母亲总是比儿女还要着急。不久她就让村里的媒婆给儿子说成了一门亲。
  这年暑假,17岁的杨靖宇刚放暑假回家,母亲就迫不及待地把为他保媒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起初,杨靖宇还为母亲不同自己商量,包办婚姻大事而闷闷不乐,后来见奶奶、叔叔、婶婶们都对自己未过门的媳妇赞赏有加,又加上孝顺的杨靖宇不愿母亲再多为自己劳心费神,就默认了这门亲事。在迎亲这天,杨靖宇按惯例宴请亲友。在拜天地、入洞房之后,他才得以看到妻子郭莲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她是一位面容姣美、仪态端庄的姑娘。通过交谈,杨靖宇还了解到,她虽未上过学堂,但受过家庭教育,是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女孩子。杨靖宇暗自庆幸,没想到包办的婚姻竟让自己娶上了一位秀美贤惠的妻子。
  1923年,18岁的杨靖宇考入位于开封市北道门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由于他的升学考试作文《劳工神圣论》见解独到,且论述得有理有据,使得他一进校就引起学校社会科学教员贺光吾的注意。贺光吾专门找杨靖宇进行了深入的谈话。了解到他平时喜欢看《新青年》、《新潮》、《新生活》等刊物,贺先生觉得面前这个虎虎有生气的青年是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可造之才,便亲切地向他讲授读书之道,鼓励他多读进步刊物。杨靖宇面对这样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充满革命思想的老师,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从这之后,杨靖宇经常去向贺光吾请教。在他的指导下,杨靖宇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对科学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杨靖宇还不知道,这位指引他初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机缘的巧合,让这个胸怀大志的青年早早地就接受了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为他今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在学校里,杨靖宇经常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张耀昶、姚建宇一起学习讨论。每当谈到国家大事时,几个青年人就会神采飞扬。他们颂叹古今英豪,抒发报国志向,都希望能早日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1925年5月,英、日帝国主义军警多次枪杀中国民众,制造了“五卅”惨案,激起了上海以及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多年来深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对帝国主义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开封市的各校学生也都进行了罢课和示威游行,支持上海工人阶级的正义斗争。杨靖宇作为第一工业学校的代表,带领同学们到处检查和烧毁日货,他们还同铁路工人一起,以顽强的斗争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这年暑假,第一工业学校的同学们纷纷返回原籍,发动农民开展革命斗争。杨靖宇一行在县城组织了三个农民夜校,对上百名农民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鼓励他们自觉地开展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斗争。同年寒假,杨靖宇还组织起了农民革命军。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组织发展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1926年,杨靖宇和同学们响应党的号召,为了革命的需要,他们没有继续学业,而是留在家乡,深入地开展农民运动。在杨靖宇等人的组织下,确山县农民夜校发展到一万多人,农民协会组织纷纷建立起来。1927年2月,杨靖宇等人见建立全县性的农民协会组织时机已经成熟,就在驻马店附近的洪沟庙,主持召开了确山县第一次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组织章程,并一致选举杨靖宇为会长。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杨靖宇等人不仅开办了农民夜校,还建立了层层农民协会组织和各种革命组织,选举了代表,分配了任务。确山县农民运动的各方面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在广大贫苦农民中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革命力量日益增强。不久,确山县农协接到周恩来的指示,为响应北伐军的到来,积极做好暴动准备。杨靖宇和张耀昶接到指示后,立即研究了起义计划。
  当时,农民起义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武器只有大刀、长矛和一些土炮。机敏过人的杨靖宇为了搞到枪支,常与七里叉军阀队伍里的一个士兵套近乎。不时地给他一点小恩小惠,没多久两人就混熟了。杨靖宇假装对枪支很感兴趣,让那士兵教自己怎样瞄准射击,经过稍加指点之后,杨靖宇就对这支枪的用法了如指掌。有一次,杨靖宇故意拿着枪离那士兵越走越远,突然,他对那个士兵喊道:“兄弟,这把枪送给我算了吧!”士兵说:“那怎么行,别开玩笑了!”杨靖宇也不答话,提起枪拔腿就跑。那士兵见大事不好,奋起直追。可是杨靖宇健步如飞,他在后面又急又恼,没跑多远就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了。杨靖宇也不想为难他,向他喊道:“兄弟,我要这枪是去干革命的。你丢了枪也交不了差了,你再别为那些官老爷卖命了,这点钱做你回家的盘缠吧。”说着,他从身上摸出两个银元扔在地上。然后如一阵风似地消失在通向城外的路上。这就是杨靖宇为农民起义军智取第一条快枪的经过。
  1927年春,为了迎接北伐军进入河南,中共驻马店特支决定立即举行暴动。杨靖宇、张家铎、张耀昶担任这次起义的总指挥。4月5日,杨靖宇等人带领数万名武装农民,浩浩荡荡地奔向确山县城。城上的军阀部队从城墙上远远望去,手持长矛、大刀的农民军队如潮水般地向城这边涌来,顿时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守城的旅长李荣亨和参谋长李省三立即请人同与杨靖宇为首的农民代表谈判。但由于他们毫无诚意,杨靖宇在当天晚上下令攻城。农军将士众志成城,奋勇拼杀,而守城的敌军人心涣散,溃不成军。最终,农民军胜利地攻占了确山县城,共歼敌200余人,活捉伪县长王少渠。
  确山县农民暴动在河南以及全国农民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掌握了政权的农民立即开仓放粮,清查冤狱、惩办土豪劣绅,肃清反动势力。在建立新政权的问题上,杨靖宇等人主张打破旧机构的传统,建立一个新型的、类似与苏维埃形式的人民政权。后来,确山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由杨靖宇等七人组成的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它是河南省第一个代表农工利益的革命政权。这个委员会任务分工明确,权责分配合理。他们以严格自律的组织和廉洁奉公的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难怪连英国报纸也惊呼在中国河南出现了“苏维埃”。
  当武汉国民政府进行第二次北伐时,确山临时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为北伐军运送物资,侦察敌情,使北伐军得以顺利地推进到上蔡、临颖一带。在接下来的临颍大战中,更是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的战斗,使奉系军阀在河南全线崩溃。
  鉴于杨靖宇的出色表现,驻马店特支批准了他的入党请求。1926年5月5日,杨靖宇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此时,他年仅22岁。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领导组织才能,铸就了他坚毅不屈的革命品格,而且帮助他在东北抗日军民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尽管杨靖宇将军年仅35岁就壮烈殉国,但他的丰功伟绩和不朽传奇在他所战斗过的白山黑水间永远流传。
  (原载《党史天地》2001年第10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