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省内

不达成功誓不休——播撒革命火种的陈潭秋

发布日期: 2016-06-2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反动派将他家一把火烧个精光

  12日,记者从黄冈市城区驱车,沿黄上公路行驶约40分钟,进入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村口,一尊陈潭秋雕塑高高耸立,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袭西装,意气风发地遥望远方。百米开外,就是陈潭秋同志故居和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除门框和天井,其他地方都是重新修葺的”,故居管理处副主任黄志强介绍,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将陈家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在家的老母亲也四处逃难,直至病逝。

  1933年2月22日,陈潭秋在给三哥、六哥的家书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歉意:“老母去世的消息我也早已听闻……反可怜老人去世迟了几年,如果早几年免受诸多苦难啊!”

  每年有十几万人到故居及纪念馆追思先烈,每次讲解,黄志强都心怀崇高敬意,“陈潭秋父亲是前清举人,家庭条件殷实,他完全可以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黄志强说,为了革命,他四处奔走、勇往直前,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不懂马克思主义、不懂十月革命,就等于瞎子、聋子

  陈潭秋出生于1896年,早年离开家乡到武昌求学。1919年夏天,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作为武汉地区学生领袖,前往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结识了董必武和李汉俊,开始倾向马克思主义。翌年春,他与董必武等人创办私立武汉中学,宣传马克思主义。陈潭秋对进步学生说: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不懂得十月革命,就等于瞎子、聋子,找不到人生的路。

  1921年7月,他作为党的13位代表之一,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此后,中共武汉区委正式成立,陈潭秋分管组织工作。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期间,他领导京汉铁路总工会临时办公处的工作。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对手无寸铁的工人进行血腥镇压,陈潭秋机警地指挥工作人员撤离,自己在办公室坚守到最后才离开。

  随着党组织的发展,中央局取消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汉口、武昌两个地方委员会,陈潭秋主持武昌地委工作。其间,他发展了王健、王秀松、戴克敏等人入党,他们成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根据地的骨干力量。后来,他又到黄冈建立了陈策楼、杨膺岭、金龙寺、上巴河等党支部,把革命的火种撤向四面八方。

  游击战中负伤,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

  1934年秋,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他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英雄人物,学贯古今、能文能武”,黄志强说,大家看到陈潭秋的照片多是左侧脸,因为他的右耳在游击战中负伤,此后,他去了莫斯科任共产国际代表。1939年5月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

  1942年,新疆形势恶化,陈潭秋制定了分三批撤退的方案,把自己安排在了最后。次年2月,陈潭秋被军阀盛世才逮捕。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终被秘密杀害。

  陈潭秋意志如铁,把“不达成功誓不休”作为一生的座右铭。他出席了党的一大、三大、四大、五大,当选五届、六届候补中央委员。从建党到牺牲,历任华中、东南、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北党的负责人。1945年七大召开时,代表们不知其牺牲,仍选举他为中央委员。

  (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熊廷华 汪小华)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