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省内

湖北出大招发力县域经济 3至5年县域GDP达3.5万亿元

发布日期: 2018-07-1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吴文娟、实习生于晓涵)经过3至5年努力,县域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占全省比重稳步提升;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0个,其中过千亿元的县(市、区)3个。7月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描绘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根据该《意见》,我省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优势、打造升级版,以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经过3至5年努力,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民生保障明显改善,比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产业占比48%左右,三产业占比38%以上;单位GDP能耗5年累计下降15%;县域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从扩权、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电力等5个方面精准施策,打出政策组合拳。如,省财政对县(市、区)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到60%以上,专项转移支付降低到40%以内;从省级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中单列100亿元,设立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省级财政3年安排100亿元债券发行额度,由县市统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序放开电力交易市场,降低直供电交易门槛,到2020年县域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省市场交易比例不低于50%。
  相关报道
打出高含金量政策“组合拳”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实习生 于晓涵
  县域,是我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主战场,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短板。7月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思路,提出多项高含金量激励措施,以培育新动能、激发新优势、打造升级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干货多、政策有力、实在管用。”省经信委人士称。
  绿色发展,单位GDP能耗5年累计下降15%
  怎样的发展算得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经信委人士介绍,《意见》从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4个方面,明确了未来3年至5年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占全省比重稳步提升;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0个,其中过千亿元的县市区3个。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产业占比48%左右,三产业占比38%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比1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20亿元的县市区比2017年翻一番,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0%。
  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单位GDP能耗5年累计下降15%,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稳定在III类水质以上比例达75%,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民生保障明显改善。县域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跳出“地域”,谋划县域经济
  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县域经济?《意见》提出,着力破除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县域支柱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省市层面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大中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力。
  省经信委人士介绍,县域经济不是一县一域的经济,不能搞以邻为壑、孤岛式发展。目前,经济发展已经超出县域市域省域的界限,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必须适应这样的新趋势,以宽广的视野,放眼市域省域统筹谋划布局。
  全要素谋划,通过制度和技术进步,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县域间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提高规模效益、产出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全产业链与全供应链谋划,在全省打通产业上下游,协同前后端,延伸产品链、技术链、服务链、市场链,以产业链为纽带实现县域联动发展。
  全地域谋划,跳出地域概念,提升统筹层次,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强化省、市州统筹协调职责。制定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统筹省会城市、大中城市和县域的产业重点和生产力布局,推进市域与县域融合、协调发展,促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100个重点产业集群
  《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完善县域经济规划体系。推进市县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制定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布局导向政策,避免市县域同质化无序竞争;实施省级重点产业链培育计划和市县域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打造20条重大产业链、100个重点产业集群。
  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加大对县域企业技改贷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加快培育县域新兴产业增长点,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四新”经济;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支持县域企业“上网入云”。
  向创新要动能。在县域统筹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放权给钱,“干货”一大串
  针对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意见》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扩权——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扩大部分县市、部分经济发达镇在经济社会、行政管理方面的部分权限;启动新一轮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省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支持以县市区为单位的专项资金整合,扩大县市区的财力自主权;省财政对县市区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到60%以上,专项转移支付降低到40%以内。
  财政扶持——从省级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中单列100亿元,设立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市县按照省级基金投入本地的同等规模予以配套,省市县基金捆绑使用;省级财政三年安排100亿元债券发行额度,由县市统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省财政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情况,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进位较快的县市区给予奖励,每年奖励金额不少于5亿元。
  信贷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确保县域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县域贷存比逐年提高,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人才支持——对引进的千人计划、科技领军等高端人才在县域就业创业的,可优先在武汉等省内大中城市落户;在县域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租购住房优惠。
  土地、电力新政——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经严格审批,可用于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将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降低直供电交易门槛,到2020年县域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省市场交易比例不低于50%。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