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初心故事

董必武勤俭节约 不搞特殊

发布日期: 2019-06-17 来源:

孟 素  袁佩红

  董必武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却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喜欢书法,其字清秀、挺拔,集中了颜、柳诸家之长,又自成一体。他工作、会议之余,经常练字,可总是用些旧报纸,大楷写了写中楷,中楷缝里插小楷,把一张报纸写得密密麻麻的。一条毛巾先用来洗脸,旧了就用来擦手,再破旧了就中间剪开两头接上用来擦脚。董必武不仅自己率先垂范这样做,还十分重视培养子女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用《锄禾》一诗作孩子们的启蒙教材,常常为孩子们讲解,并且要求孩子们背诵。孩子们上学后,从小学到大学,家里一直采取“实物供应”的办法,牙膏用完了给牙膏,毛巾太破了给毛巾,从来不给钱买其他零食和消耗品,只给刚够来回乘公共汽车的车费。小儿子董良翮一心想买双自己喜欢的布鞋,竟要在车费中三分五分地积蓄两年才买了这双鞋,上大学后也仍然穿着布底鞋!儿子到外地读书,必要的钱家里自然会给,但董必武夫妇要求孩子们用钱必须记账。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说:妈妈要你们“用钱记账,不单是怕你们多花钱,而是要你胸中有数,并借以了解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这样做,养成习惯,你将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要用钱的时候,就会从实际出发,不至于专从需要方面着想而要顾及可能了。”
  1957年,董必武任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当时,他家住在北京钟鼓楼后的一个昔日王府的大院里。院子很大,很气派,儿女们也都乐意住在这里。由于“高院”离此很远,每天往返不仅不方便,而且还需要很多人来送文件,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他考虑着搬到离“高院”较近的中南海去居住,尽管当时中南海的房子较为窄旧,但他仍不改初衷。一天晚上,他和盘托出自己的主意,却立即遭到尚在读书的子女们的反对。董老耐心细致地对全家人说:“第一,为我一个人,要有警卫排,要单独烧锅炉取暖,费煤,要人跑这么远送文件,搬到中南海,这些都统一解决了,为国家节省了人力物力。我不该搬吗?该搬。这第二呢?”稍作停顿后,他更深沉地继续说道:“我上班太远,要坐很长一段距离的汽车,要用掉不少汽油。如果家在中南海,再到‘高院’上班,近了一半路程,也就节约了一半汽油。我们国家还穷啊。”
  1958年初春,还在读初中的女儿董楚青养成了一种吃饭较快的习惯。一顿饭,三扒两赶地吃完了,却掉了不少饭粒在桌上。董楚青丢下碗筷就想走,结果被董必武叫住。“你看看,你看看。”他连连说道。年岁还小的女儿楚青茫然不知所措,怔怔地望着饭粒,默不作声。一生惯读诗书的董必武马上联想起古老的“锄禾日当午”诗句,绘声绘色地对女儿说道:“碗里、桌上有多少饭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粒粒不能丢啊。”接着又严肃地说:“拣起来吃了。”此后,女儿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1969年,小儿子董良翮高中毕业面临着就业问题。年已83岁高龄的董必武,对小儿子的就业去向态度十分明朗:“干部子女不能特殊,良翮还是下乡插队去!”于是,董良翮被安排到河北省晋县周头公社贺家寨大队插队落户。临行前,董必武把自己的一条在战争中用了多年、打着补丁的旧毛巾送给小儿子,叮嘱他说:“你是革命的后代,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你不能当特殊农民,要做一个普通农民。你要听老农的话,听队长的话。”董良翮到农村后,董必武继续对儿子进行安心在农村劳动的教育,打消了他想离开农村去当兵的念头。在董良翮担任大队干部后,董必武曾让儿子把同他一起出差来京的干部请到家中,当着董良翮的面,对这些公社、大队干部说:“你们要帮助良翮,他还年轻,工作上要向你们学习,你们经验丰富,当他的老师,教育他在农村好好工作,参加农业劳动,让他还是当一位普通农民好。”
  董必武不仅教育儿子安心做晋县人,而且希望小孙子(董良翮的儿子)长大了也到晋县农村去。1972年,86岁的董必武在给小孙子的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父母在晋县,农忙事田亩。望尔速长大,协作左右手。吾意亦云然,世为农人好。孙良颇茁壮,天逸符大造。”
  1975年初,89岁的董必武病重住院期间,董良翮曾回京照顾父亲,但董必武却让儿子赶回晋县:“你是地方干部,农村工作忙,不能长期耽搁。我这里有人照顾,你还是回农村安心工作。”于是,良翮只得与父亲挥泪辞别……
  董必武的二姐夫有一次未打招呼便乘火车来到北京。他出了火车站,坐三轮车找到董必武的住地。下了三轮车,自称是“董必武副总理的姐夫”,没有付车钱就一走了之。三轮车工人不肯罢休,向住地工作人员反映了此事。董必武的夫人何莲芝得报,立即给三轮车工人付了车费,并表示了歉意。董必武下班回家听说了此事,大发脾气,严肃地批评了自己的姐夫。
  董必武的亲属们看到他位高权重,一度向他提出过一些要求。有的要求希望他批给紧缺的物资,有的想利用他的关系从边疆调回内地工作;还有的想请他出面“说句话”介绍进北京的大学念书。董必武对亲属们一一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对合理的要求,则劝告他们通过所在单位的正常途径申请解决。
  1964年春,董必武的一个侄孙子从外地去北京看他,一方面想见见世面,另一方面很想通过他的关系谋得一份较中意的工作。董必武一面热情地接待了侄孙子,一面又提出几个基本“注意事项”严格要求他:“在北京逛逛可以,但不准租用小车,更不许在外面暴露与我的亲戚关系。”那位侄孙子在北京住了大约一个星期,董必武即要求他回家投入生产劳动。临别的前一天,董必武给侄孙一些路费和小礼物,并把他叫到跟前说:“我在政府里的地位很高,但我们都是靠各自的工资生活,除了看病、住房、取暖等不要钱外,其余都不能乱花国家一分钱。你家的困难,主要靠自己克服,实在克服不了的,可以找当地政府救助。”早就在寻找提出自己想法时机的侄孙子赶忙说道:“你没钱给我不要紧,那你写个‘条子’给我,我拿你的‘条子’去找县政府,肯定很见效。”董必武严肃地说:“那怎么能行?我不能插手地方政府的事,更不能要求地方政府给你特殊照顾,你要相信地方政府会秉公办事的。”并语重心长地勉励年轻的侄孙子要安心农村工作,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要向政府乱伸手,也不要向政府提出不符合政策的要求。
  后来,董必武见仍有亲友向他提出各种自我要求,便干脆写了一封通函,说明不应通过领导干部个人关系办私事的道理;并将这封通函打印数十份,分别寄给亲友们。这样一来,请他利用职权办私事的亲友果然越来越少了。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