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红色印记

吴德峰:日记记录长征

发布日期: 2016-09-23 来源:

  1934年8月,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红六军团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先行远征。10月下旬,在贵州省印江县与红二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随之,国民党军队对这块红色区域进行了大肆“围剿”,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被迫退出湘中,再一次踏上了万里征途。
  在此期间,吴德峰(保康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于1976年因病逝世)先后担任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跟随部队转战南北,经历了这两次远征。其《第二次长征日记》记述了后一次远征的经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不是指整个工农红军,而是说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吴德峰本人曾两次步入征途。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第二次长征日记》则是红军艰苦转战的真实写照。远征途中,敌人围追堵截,战斗频繁,吴德峰在戎马倥偬之际,日不辍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摘要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准确地勾勒了行军路线

  远征途中,形势瞬息万变,时间十分紧迫,《第二次长征日记》反映了这种战斗生活的特点。其形式为“备忘式”,以记时间、地点(经过地、宿营地)、行程为主。对重要事件,或作简要记述,或以事而感,投以画龙点睛之笔。因此,这本日记虽然只有14页,3000余字,却记下了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至1936年12月1日到达党中央所在地——保安镇的主要简况。此间,红军行军长达233天,日记记下了征途中经过的357个大大小小的地名。在记述的方法上,对一般途经地一笔带过,而对征途中著名天险或简要加以素描,或涂以浓墨重彩,在人们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现列举几段为例:
  ——“2月4日(注:1936年),(经)滥泥沟、空洞树、(至)黔西城,70(里),是日渡过乌江。”
  ——“4月27日(1936年),(经)大列宁,(至)·列,50(里),本日渡过金沙江。”
  ——“8月12日(1936年),石门万险,均是在两岸绝壁上架云桥通过。计三桥,以第二桥为绝险,一二桥均腐朽,人马过时异常兢兢。”
  前两段以“渡”为动词,对渡江之事予以白描;后一段再现“绝壁”“云桥”之险,仅48个字,将“石门万险”全盘托出,形象逼真,情景交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真实地反映了战斗生活

  真实地反映战斗生活,是吴德峰《第二次长征日记》的又一显著特点。一句话一个镜头,一句话一幅画面,一句话一条大事记,他用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将红军的战斗生活作了简要客观地记叙。其反映战斗生活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征途的艰辛。如“7月14日(1936年)(经)定谷,(至)垭公寺,50(里),是日上一大山,跌死骡马十余只”。
  2.敌方的骚扰。如:“11月21日(1935年),(经)张家湾(至)八都坪,25(里),是日三只飞机在张家湾轰炸,周玉朱同志在浮桥牺牲。”又如:“2月1日(1936年),(经)修文(至)新寨,45(里),是日来飞机多次并投弹数枚。”
  3.战友的牺牲。如:“2月29日(1936年)(经)七星关(至)平山铺,80(里),夏曦同志牺牲。”
  4.斗争的收获。如:“1月7日(1936年)(至)田心坪,20(里),是日与新编八师作战,将其打垮,缴获人枪五十余。”又如:“(1936年3月)9日,在一枝河缴获28G二连人(擒获28团二连),并俘虏搜索连长一人。”

尽情地抒发了革命豪情

  吴德峰出生于官宦之家,早在青年时期就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投身革命。长征开始后,他和夫人戚元德又满怀豪情踏上了万里征途。在艰难和险阻面前,他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态度,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宽广胸怀。因此,在他日记里不时回荡着欢快的乐章。
  “11月17日(1936年),至黄窑湾,20(里),是日到省委,与富春等同志会见,畅谈甚欢”,短短的一句话,尽情地抒发了战友重逢时喜悦之情。
  1936年8月16日,部队翻过岷山最高峰。四天后,吴德峰的女儿在鲁山铺出生,吴德峰当时挥豪写道“是晚八时产生一女,取名岷生”。“岷生”两字,以示对“岷山”的纪念,朴实无华,革命自豪感却跃然于纸上。
  在日记里,吴德峰对长征途中各路红军的会合都加以记载,如“11月9日(1936年),(至)江口城,70(里),与革八师会合”。“6月8日(1936年),(至)甲洼,40(里),与川二军会合”。
  这些记述寓情于事,虽无半句渲染,却以凝聚式的特写镜头记录了各路红军相继会合,革命队伍不断壮大的史实,给人以欢欣鼓舞之感。
  (《襄阳日报》2016年9月21日6版 保康 贺保峰)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