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活动

【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永坪会师,开启三军大会师序幕

发布日期: 2016-09-30 来源:

永坪镇中心,矗立着会师雕塑,经常有游人在此留影。

  北国清秋,天空蓝得通透。
  延安市永坪镇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徐海东、刘志丹的塑像紧握双手。塑像背后,一面巨大的党旗迎风飘扬。
  81年前那次历史性的握手,拉开了长征胜利的序幕。
  穿越数千公里,20日下午,我们抵达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地:永坪。
  塑像无言,历史有声:辗转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行程近5000公里,红二十五军在与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成为单独转移并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

听到锣鼓声,田里干活的乡亲扛着锄头来了

  永坪镇第一小学,彩色的塑胶跑道上,孩子们奔跑着笑闹着。
  操场边,“永坪红军会师遗址”纪念碑静静矗立,而会师的亲历者早已远去。
  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胡建满掏出一本泛黄的旧书。其中,老红军霍春华这样记录——
  1935年9月16日早上,雾很浓。一大早,红军和老百姓都往大道上涌。山沟岩石上、路边树干上,都挂着“欢迎红二十五军”“配合老大哥扩大苏区”等标语。
  不一会儿,太阳升起,浓雾消散。两位交通员骑着战马气喘吁吁赶了回来:“红二十五军到啦!正在前边庄上整理队伍!”队伍里立刻热闹起来,“立正”“向右看齐”等口令声此起彼伏。正在田里干活的老乡们,听到锣鼓声,也扛着锄头赶了过来。
  徐海东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着青色军装,八角军帽上,钉着五角星。他一边走,一边向陕北红军示意问候。回忆这一天,刘华清上将用“直想流泪”形容,“西征北上以来,我们一直在饥寒交迫中跋涉,在生死存亡中拼杀,现在突然看到这种充满亲情的场面,心里格外温暖,有种终于到家了回到亲人怀抱的感觉……”
  放下回忆录,记者掩卷沉思,蓦地,对面山坡上,传来放羊老汉的信天游:一杆杆红旗空中飘,红二十五军上来了;长枪短枪马拐枪,一对对喇叭一对号……

历史曾在此断片,多年后才知小学就是会师点

  漫步操场,秋风徐来。“那时,操场中间有个王母娘娘庙,两军就在庙前的广场上会师。”34岁的音乐老师张小慧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她说,“我上学时操场上有两排窑洞,我还在里面上过课。”
  张小慧说的土窑洞,就是会师后两军召开联席会议的地方,白墙黛瓦拱门,如今,只能在学校纪念馆里一睹风采。两军会师后,在这里举行联席会议,改编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时光荏苒,永坪镇第一小学建起来后,娘娘庙就迁到学校背后的山上了。慢慢地,大家也就淡忘此处了。一次庙会上,退休干部陈儒林、贺伯生将自己收集的红二十五军素材公开展出,附近群众这才知道,娘娘庙就是当年的会师点。
  在陈儒林、贺伯生的帮助下,学校建起了纪念馆。此后,但凡有人到永坪镇寻访红二十五军踪迹,第一小学就是必访之处。2013年,学校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授予“延安延川红军小学”。

台下老乡轰动了,大声嚷道“我愿背枪当红军”

  爬上一段小山坡,我们来到贺伯生家。
  因为伯父参加过红军,贺伯生对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家里的书柜里,满满的都是红军长征的书籍。
  他向我们还原了红十五军团成立的情形。1935年9月18日,正好是“九一八事变”4周年,红十五军团在炼油厂边的广场上召开了成立大会。“台上插满红旗,放眼望去,旗杆上的黄铜帽在太阳下闪着金光。”贺伯生仿佛置身那片欢腾的海洋,会场中用石灰画了一条粗白线,左边坐着红二十五军,右边坐着陕北红军。徐海东最先讲话,刘志丹最后讲话。
  红二十五军装备精良,带来许多枪支,刘志丹在台上说,现在需要更多人来背它们,“只要不断壮大红军,苏区就能巩固。”这一说,台下老乡们轰动了,一些小伙子大声喊道“我愿背”“当红军”。当场,很多群众报名参军。
  4天后,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得知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会师的消息。至此,党中央明确把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
  一个月后,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毛泽东豪情满怀: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历史已给出答案。

尾声 5000银元显真情

  永坪会师时,国民党军队正开始发动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十五军团成立后,在甘泉先后发起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斗,消灭了国民党110师和东北军107师主力,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就有根据地,完全是这两次战役的成果。”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胡建满说,中央红军到达后,徐海东下令将军中积蓄的7000元银元拿出5000元补充中央红军,还抽出许多重要物资和大量驳壳枪送过去。
  多年后,毛泽东这样评价:“红二十五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湖北日报》2016年9月30日第4版)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