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宏启 库充 陈军
红四方面军是从大别山鄂东黄冈走出的一支红军主力,到达川陕后更是一支劲旅雄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及长征中,由于张国焘个人的错误,给红四方面军和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但在中国工农红军胜利长征的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一、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移到川陕地区,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处境,并成为长征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1、创建了川陕根据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由鄂豫皖苏区突围,经鄂豫西入陕后,越秦岭,涉汉水,翻大巴山,行程3000多里,歼敌万余,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十几个师的围追堵截,并于12月下旬,转移到川陕边界地区。入川之后,红四方面军开创了包括7个县l00多万人口的川陕根据地。川陕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北连陕北根据地,南与湘鄂西苏区相接,又同中央苏区遥相呼应,改变了全国革命力量分布,充分展示了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卓著成效。
2、削弱了川军力量。从1933年1月到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创建与保卫川陕根据地的过程中,接连不断取得了一系列军事斗争的胜利。四川军阀势力20军、21军、28军、29军、33军、新编第6师、第23师,都遭到了红四方面军不同程度的打击。据不完全统计,约30万左右的四川军阀势力共计被歼灭ll万多人,这充分地显示了红四方面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强大威力。四川军阀在遭到红四方面军的打击后,不仅兵力大减,而且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他们慑于红军威力,害怕被歼灭,不敢对根据地再轻举妄动,从而使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后期,能够集中时间与精力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进行准备。
3、发展壮大了队伍。在歼灭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的同时,红四方面军也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以缴获的大量枪支、弹药、军用物资,加强了自己的装备。到1933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就由原来入川时的4个师1.5万多人,扩大为5个军8万余人,并在同四川军阀部队交战中积累了作战经验。这些都为进一步掩护一、二方面军长征准备了条件。
二、红四方面军为中央红军顺利进行长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为中央红军提供可靠情报。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处境极为艰难,尤其是不了解敌情,无法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这时远在川陕的红四方面军主动承担起为中央红军提供情报的任务。他们破译敌人电台密码,听敌广播,千方百计地搜集各方面的材料,及时报告给中央红军,供中央红军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后来据具体办理此事的宋侃夫回忆说:“一九三四年,中央红军在贵州被堵截、追击,每天行军很紧张,没有时间收听敌广播,我们就跟踪敌人电台,逐步查清了中央红军前后左右的敌情,整理后,先送总部领导看,然后再发给中央红军电台。会师之后,见到中央红军电台的同志,他们说:红四方面电台提供的情报非常及时、很准,对红一方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起了很大的作用。”[宋侃夫:《电台工作的日日夜夜》,载《艰苦的历程》(上)第184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红四方面军的情报工作,事后受到朱德总司令的夸奖,他说:“我们离开中央苏区,进入湘、滇、黔、川地区。以及四渡赤水时,对周围的敌情搞不清楚,是你们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们,也包括宋侃夫同志经常在深夜,把破译敌人的电报的情况整理电告我们。”[宋侃夫:《电台工作的日日夜夜》,载《艰苦的历程》(上)第184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正确的策略,来自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自于确凿的事实,这样才使中央红军少履险境。
2、协助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红四方面军就密切注视着中央红军的行动,寻机配合。1934年底,红四方面军召开了靖江渡军事会议,指出:“中央红军大举西进,我们积极配合其行动。在军事技术上应注意河川战术之研究;在政治工作上强调研究少数民族问题,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同时党中央也电令四方面军,“实行嘉陵江以西进攻”,以此来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力量,达到掩护中央红军转移的目的。红四方面军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决定发动广元、昭化战役,以便达到上述之目的。原定的广元、昭化战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红四方面军决定调虎离山,及时果断地发动了陕南战役。陕南战役历时半月之久,经过6次较大规模的战斗,残敌4千余人。这个胜利迫使蒋介石重兵北调川陕边境,极大缓解了中央红军的正面压力。陕南战役后,红四方面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挥师南下准备发动嘉陵江战役,策应中央红军入川。1935年3月底,渡江战役打响,经过4昼夜的激战,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l万余人。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胜利,迫使蒋介石抽调8万兵力来对付红四方面军,这样就为中央红军迅速摆脱国民党军队创造了条件。中央红军之所以迅速摆脱围追堵截,进入四川,取得长征的胜利,除了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等原因外,与四方面军在川陕的军事进攻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四方面军在川陕的一系列军事胜利,中央红军想通过军阀林立、地势险恶、经济落后、语言不通的西南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3、为中央红军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同四方面军会师后,不仅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也鼓舞了将士的士气。红四方面军为了维护党中央的正确路线、顾全大局,抽调6千人的兵力补给中央红军,后来,这些编入中央红军的部队,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四方面军还为中央红军提供了物质上的援助。早在会师之前,红四方面军总部就号召全体官兵筹集粮食、盐巴、牛羊等物,并捐献衣物、鞋袜等作为慰问品,送给中央红军。红九军在自己也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拿出几百套军衣,一部分酥油和炒面给红五军团送去。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号召:“每人每天节约半两粮,多编些草鞋和毛袜支援中央红军。”在西康地区共筹集了200万斤粮食和一些牛羊、盐巴等。红四方面军这些物质上的援助,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红四方面军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穿过人迹罕见、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贡献了力量。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