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知识

党史里的湖北之最:国企改革三大模式——武汉模式

发布日期: 来源:

  1994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场化较高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形成国资委、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被冠名“武汉模式”,与深圳模式、上海模式并称全国改革三大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国企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如何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

  数据显示,1992年后国有经济成分的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主力地位岌岌可危。其中,1992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比1991年增长20.8%,国有企业仅增长14.4%,国有企业亏损面为26.4%。民营企业的崛起与国有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在客观上刺激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加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围绕十四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目标方向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拉开了序幕。

什么是武汉模式?

  这次改革有两个主要内容:

  一是国家相继取消了若干部委的设置,组成行政性的公司;以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和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国有企业的整合,各种类型的资产重组纷至沓来。

  二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为核心,一些地方政府为建立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这一时期,地方上形成了三种模式:

  深圳模式——深圳市自1994年后逐步构建了以产权管理为主线的“国资委或国资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模式。

  上海模式——上海市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也分为三个层次,所不同的一是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二是工业系统按照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的原则,打破行业垄断,撤销企业主管局,成立了十几家行业性的国有控股性质的资产经营公司,其首要的责任是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武汉模式——1994年,武汉吸取上海、深圳的经验,形成国资委、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率先撤销了所有工业主管局,组建了跨部门的综合性、专业性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服务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武汉市成立综合性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24家股份制公司的国有股统一行使所有权,集中经营。该公司在全国率先通过资本市场,公开转让国有股权,促成了“宝安收购马应龙”和“海尔收购希岛”,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先例与范例。

武汉国企改革的深入

  1999年5月,江泽民就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在湖北进行调研,并在武汉主持召开六省区国企改革发展座谈会。他在会上指出,国家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国有中小型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开放搞活,采取更为灵活的经营方式,加快发展。

  2000年以后,武汉市通过“局部休克”模式对上千家家企业进行整体改制,顺利达到了调整经济结构、减轻财政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预期目的。以调整职工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重心转向大中型国企改革重组。

  武汉锅炉集团、武汉港口集团等一批“武字头”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取得了新的生存空间。2008年至2010年,武汉176家困难国企改革攻坚任务全部完成,标志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历史性使命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开始全力投入发展,抓紧推进新一轮调整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原则和标准。他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推进国企改革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如今,武汉国企在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国资系统金融板块、商贸板块、工业板块、农业板块新动能涌动,国企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提升,新汉派国资雏形初现。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频道 人民日报 湖北党史网 荆楚网)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