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彰显青年党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发布日期: 2025-02-21 来源: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丛》(第三辑)

吴 翔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强调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全会还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政治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新矛盾新挑战,作为青年党史工作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历史虚无主义仍在伺机冒头,我们要切实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夯实党史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在坚决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勇于亮剑,彰显作为。

  一、提高政治站位,保持警惕,擦亮慧眼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的这句话深刻道出了历史对于一切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厚重的共同记忆,它记录了曾经的奋斗与苦难,昭示着未来的前途与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明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修好必修课,事关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政治根本,否则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深刻变革人类思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历史虚无主义借机沉渣泛起,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样一些便携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搭着现代社会快餐文化的便车,打扮成学术公知的模样,甚或以娱乐、搞笑、调侃、戏说的方式出现,大肆炮制翻案文章,阴谋策划“政治转基因工程”,抹黑党的领袖、诋毁革命英烈、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妄图在历史问题上制造思想混乱。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从来都不是什么单纯的学术流派,而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股错误思潮。它尽管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却暗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诉求。

  面对各种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出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有针对性的战略部署,旗帜鲜明进行了有力批判,全面揭开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面纱,为我们在新时代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中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精神谱系、优良传统,铭刻着共产党人的旨归,寄托着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的最好教材。作为青年党史工作者,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所具有的政治危害性;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充分认识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绝不仅仅只是一场学术之争,而是一场关乎党和国家安危必须打赢的政治斗争。从而更加自觉从思想上保持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度警惕,从政治觉悟上拿起“四史”这一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势时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党史阵地。

  二、提升研究水平,淬火出锋,有力回击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学术形态是其基本形态,历史虚无主义者背离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以“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还原真相”为掩护,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进行“重新评价”。采用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等手法,肆意歪曲、肢解、抹黑历史,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刻意割裂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等等。但历史虚无主义又并不局限于学术形态,它也会看准时机将学术观点演化为一系列不可告人的政治诉求,利用大众传媒和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大众渗透传播,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的时间节点,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到不同社会层面,影响和扰乱人们的历史观,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和欺骗性、迷惑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形态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斗争,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青年党史工作者,我们在这一斗争面前绝不能消极懈怠、麻痹大意、回避矛盾、害怕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坚决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青年党史工作者应当肩负起职责使命,不断提升党史研究水平,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实践中淬火出锋、历练成才。要在提高政治能力上下功夫。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主动提高政治自觉、强化政治担当,对党忠诚、为党分忧。要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武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从理论上夯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实基础。要在钻研党史业务上下功夫。击破谎言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历史真实说话,还原历史真实并不容易,必须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在党史研究上广学而博,专一而精,在党史学习宣传教育上不遗余力,把掌握在党史工作者手中的大量鲜活史料转化为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神兵利器”。

  三、增强使命担当,敢于斗争,勇于亮剑

  一些青年党史工作者经历比较单纯,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进机关门,缺乏社会实践的历练,或多或少带有书斋气,习惯于埋头钻研,认为“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时,尽管很快就能察觉其谬,在起而反击时却难免顾虑重重。要么担心言辞不慎,表达不妥;要么感觉底气不足,犹豫迟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其结果是往往是“涨了歪理志气,灭了正气威风”。诚然,当我们和历史虚无主义狭路相逢之际,要迅速采取反制手段打中其软肋和“七寸”需要相当的能力和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让步不管,任其猖獗,而是要敢于直面挑战,勇于主动发声,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绝不能过于“爱惜羽毛”,该表态的时候不表态、该斗争的时候不斗争,甘当所谓的“开明绅士”。

  敢担当、善作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不仅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我们不能把党史工作想象成是一份平静的工作,当成是书斋里的事业,甚至是实现个人名利的平台,而是要从履行政治责任的高度,与历史虚无主义做最坚决的斗争。要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站稳政治立场,不惧“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对涉及重大党史问题和重要党史人物的错误观点,要理直气壮予以驳斥,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要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体现使命担当。党史工作承担着为党存史述史,为党树碑立传,为党传经弘道的重要职责。青年党史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历史虚无主义无所遁形。

  四、创新方式方法,紧跟时代,抢占阵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青年党史工作者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不能固步自封,写文章、讲故事一味株守老框框、抱紧老办法、重弹老调调,不顾新时代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新变化,最后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我们必须紧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动向,针对新媒体技术发展后历史虚无主义转移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实际,紧贴媒体格局变化、舆论生态改变带来的受众新需求,不断创新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将党史工作成果更好转化为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有效抢占主阵地,控制制高点,不断壮大主流声音。

  一是要善于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创新,特别是5G时代来临,高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让数据、图像、视频的传播更快、更高效,数字化全媒体时代各种传播技术汇聚交融更加便捷,普通人掌握利用新媒体技术的门槛更低,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我们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努力学习掌握新兴媒体平台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的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党史成果转化,拓宽党史宣教路径,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党史话语权,不断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二是要敢于实践。能不能掌握和驾驭网上宣传本领,关键就在于敢不敢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实践中锤炼自己,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三是要勇于探索。要大胆采用广泛有效的传播方式来增强党史研究成果和宣传内容的说服力、感召力,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用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更加容易接受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用真理的力量和鲜活的史实打动人、感染人、凝聚人,彻底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来源:《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丛》(第三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