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荆楚故事

尧治河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的实践与启示

发布日期: 2018-10-11 来源:

  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地处房县、神农架和保康三县(区)交界处,平均海拔1650米,全村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辖两个居民小区,160多户,640多人。尧治河村原本是一个“吃饭靠供应、穿衣靠救济、集体没有一分钱”的高寒山区极贫村,从1988年起,在以孙开林为书记的村党组织带领下,以感天动地的现代愚公精神艰苦创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一个封闭落后的穷山村建设成为“家家住别墅、人人是股东、出门有小轿车”的全县首富村、全省500强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建成了“中国山区幸福村”,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落实200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精神,2009年4月1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指导意见》,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保康县等7个县(市)作为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作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子,尧治河村党员干部群众一直把“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尧治河村率先提出了建设“生产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宽裕、乡风更加文明、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的“中国山区幸福村”发展蓝图,并为“幸福村”确定了“政治民主度、经济富裕度、文化丰富度、教育完善度、生态友好度、生活满意度、精神愉悦度、身体健康度、人际信任度、社会和谐度”等十大指标。
  2011年9月26日,尧治河村应邀参加了“CCTV-7”农业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举办的“中国十大幸福村庄文艺晚会及颁奖典礼”,并荣获了“大众喜欢的中国十大幸福村庄”称号。这个由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农业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社区小康建设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授予的,以大众的“幸福感受”为评选标准的国字号“金色招牌”,是对尧治河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的充分肯定。2016年,在建党95周年之际,尧治河村党委再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艰难的过去
  过去的尧治河村,地势陡峭、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生活贫困,群众长期过着“穷、难、散”生活。
  (一)穷!
  尧治河村地处湖北省襄阳市所辖的唯一一个省级贫困县保康县的最西端,与湖北房县、神龙架林区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交界,是一个被三个贫困县包围的山区特困村。尧治河地处巴山山脉东端,全村50度以上的陡坡占60%,几乎没有一块3亩以上的自然田地。“四月雪,八月霜,六月早晚寒气凉”是这里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村民是“穿衣打补丁、走路打赤脚”,丰年吃玉米糊糊、灾年喝野菜糊糊。1952年秋,尧治河低温冬雨近40天,致使全村玉米不能成熟,只能将未成熟玉米磨成浆,储存充饥。即便是到1987年,改革开放8年过去了,尧治河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多元,人均口粮不到300斤,集体没有一分钱积累,村民“吃的是洋芋果(马铃薯),穿的是烂衣裳,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岩屋房”,“吃饭叫天天不应,种粮靠地地不灵”。因为穷,过去尧治河村大部分女性选择外嫁,外村的女性不肯嫁到尧治河,村里人口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长年失调明显。1980年,全村人口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性别比差达到6个百分点,以至于一些近亲结婚的家庭生出了“哑糊”(智障儿),部分男性终身未婚。
  (二)难!
  尧治河是离襄阳市区最远的一个村,东距保康县城90公里,西至神农架景区45公里,北到房县65公里,俗称“三不管”地带。当地山脉绵延22.5公里,干支划分11脉,群峰林立、沟壑纵横,地形切割强烈,流传着“上坡碰鼻子,下坡闪腿子”、“挂起来的路,竖起来的田”、“山大梁子多,出门就爬坡”等诸多谚语。过去,通往外界的唯一渠道是几条蜿蜒在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道,运输全靠翻山越岭、肩挑背扛,是“看山看的脖子酸,望岩望的心胆寒,七沟八梁脑壳晕,走路走得腿子软”。1984年秋,时任襄阳市委书记的张怀念,只能借道十堰房县,步行到尧治河村视察。张怀念对尧治河交通状况痛心疾首,当场拍板兴修马桥镇到尧治河的路。但因自然环境恶劣,该公路直到1990年才全线贯通。尧治河村虽然一直重视教育,但办学条件艰苦,长期因陋就简、岩洞办学、棚户办学。在1986年以前,村里只有尧治河、洞河2个教学点,教室用的是土木或石板盖的破房子,学生人数长期保持在20至30人左右,一个教师需兼顾两个教学点,无法保证正常教学时间,且多采用复式班教学,不同年级一起上课,全村1/3的人是文盲,上过中学的屈指可数。解放后村里虽然一直建有医疗点,但村医长期处于青黄不接状态,由于居住分散,医疗点年门诊量仅2500人次左右,诊疗病人多为伤风感冒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稍大一些的病症只能到马桥镇或保康县就医,不乏一些患者,在翻山越岭、送医途中去世的情况。
  (三)散!
  过去的尧治河村是“人散心更散”。改革开放初期,全村150多户村民分为十几个自然村落,散落在33.4平方公里的山岭沟谷之中,相对于村外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即便是组与组之间,也来往寥寥。1988年之前,村“两委”和村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救灾救济。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村组发生小灾或农户遇到小祸,只能靠左邻右舍自救。1967年,当时的大队支部书记孙明志家失火,由于救火人手不够,仅抢出几床被子。1981年11月,大队实行“大包干”后,各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不够自己吃”。过去,尧治河村党支部党员仅十多人,一年到头开不到两次会。村干部大多忙于自己家庭生产,村组干部除了每年向村民收取税费、争取和分发救济以外,几乎没有更多的业务,很难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全村上下成了“一盘散沙”。
  二、奋斗的足迹
  (一)艰苦创
  1981年,尧治河对农业生产实行“大包干”,将集体土地分为山林和土地,划分给村民,土地归集体所有,由村民承包经营,按土地面积缴纳农业税、上交统购任务和村提留款。为了解决吃饭和上缴税费问题,村民白行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发展养殖业及副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虽然调动起来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始终制约着尧治河农业发展,村民家庭承包,分散经营山林和土地,远远不能像平原农村那样,满足上缴税费和村民生活的需求,村民生活仍然极端贫困。穷则思变,1988年9月的一天,尧治河全村17名党员聚在一间破旧的牛棚里召开党员大会,为尧治河脱贫致富献计献策谋出路。会上,民办教师、党员孙开林提出“改革开放已搞了十年,我们不能再苦下去,坐等扶贫!”“我们这里有磷矿,只有开矿才有出路。”最终党员大会采纳了孙开林的建议,成立了尧治河村办磷矿指挥部,孙开林任指挥长,开启了尧治河村“磷矿起步、水电兴企、矿电结合”的艰苦创业征程。
  1.“要想富、先修路”
  早在1972年,尧治河村就探明有高品位的磷矿资源。但是,由于没钱、没技术、没公路,尧治河村人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1976年,临近的房县修通了杜川至马里村的磷矿公路,途径尧治河村的箩筐套地区,这也是当时尧治河通往外界唯一的出路。1984年秋,为落实湖北省委山区工作会议精神,时任襄阳市委书记张怀念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借道房县,来到尧治河村视察,后经研究立项,决定拨付60万元兴修马桥镇到尧治河村的公路,但因自然环境恶劣,该公路1985年底才动工,1990年才全线贯通。一直到1988年,保康县的公路只能通到马桥镇,距离尧治河村仍有18公里,全是崇山峻岭,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无异于修天路。为了尽快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路,尧治河村另辟蹊径,提出了“打通北面的路,牵来房县的电”的想法,对接房县马里村的磷矿公路,借道房县把磷矿运出去。
  为了修路,刚上任的孙开林掏出家里积攒多年准备盖房子的4000元存款,党员许列奎、黄正国用自己房产和小卖部抵押贷款3000元,买回了炸药等修路物资。正式开工那天,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降,气温降到零下10度。孙开林带领党员高喊“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腰缠绳子,第一个由岩头向半山腰滑去。他们住岩屋、顶寒风、战冰雪,白天攀岩打眼放炮,夜晚打着火把砌坎平路,渴了吃一把雪,饿了勒一下裤腰带。凭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1988年10月18日,尧治河人修通了通往矿点的松树扒至戴家湾6公里矿山公路,运出了第一车矿石。为了“啃”通这6公里的公路,尧治河村有3人牺牲、5人致残。
  为了彻底解除交通不便这个束缚群众致富的枷锁,真正实现“路通山门开,山水献宝来”的梦想,就必须让全村公路四通八达,组组户户通公路。他们利用开矿的积累,一车一车购回炸药,组织群众义务投工。1989年3月戴家湾至梨花山公里通车。1991年,尧治河村磷矿场购买了第一辆吉普车。1992年,大堰垭至雷打岩11.3公里公路、梨花山至雷打岩7.5公里公路相继开工,同年3月,尧治河村成立了5辆车组成的磷矿运输队。1993年2月八斗坪至房县天花村7公里公路通车,尧治河村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基本形成。1989年到1999年,尧治河累计投工 23.6万个、投资347万元,完成土石方132万立方米,在没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在深山峻岭间打通74公里村级公路,把一个个矿点、一家家农户连接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要大富,修大路”。进入21世纪,尧治河村以国家加快村级公路建设为契机,对村级公路进行了科学规划,采取股份制投入等办法筹资,完成了全村83公里的村级公路,并于2003年至2004年,筹资1500多万元,对庄子河公路进行了硬化。村里与房县交界,村里投资800多万元,修通了与房县的公路,总长11.6公里。2008年尧治河村连通209国道梨树垭段公路竣工通车,工程投资3000多万元,总长17公里。截至2015年,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共修通村级公路136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31公里,极大改善了全村的基础环境。
  2.“靠山吃山”
  尧治河村所在的保康县是全国八大磷矿基地之一,蕴藏丰富的高品位的磷矿资源。1986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1986年4月1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国家所有的矿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开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采挖,国家保护合法的采矿权。”自此明确了我国采矿权的主体和其财产属性。这为尧治河村“磷矿起步、水电兴企、矿电结合”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1988年10月矿山公路修通后,孙开林和两名指挥部成员背着矿石样本到房县、襄阳寻找销路。1988年10月26日,房县黄磷厂派员到尧治河村联系业务,并预付货款1万元订购矿石,成为尧治河村第一笔矿石业务。此后,孙开林带领村干部冒着大雪在深山里跋涉两天,才在房县搭上车,辗转找到当时的襄樊市化工厂。企业被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破例为他们化验了矿石,并且签订了常年供销合同,收到预付款3万元。当年,村矿开采磷矿石1153吨,实现销售收入3.2万元。随着公路的延伸,一个又一个矿点被开发出来,磷矿石产量和销售收入直线上升。1989年,村矿开采磷矿石7800吨,实现销售收入23.4万元。1992年,组建石草坪分矿,村矿开采磷矿石4.5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0万元。到1995年,尧治河村矿的矿点达到15个,年矿石产量达到7.5万吨,并投资10万元与荆铁公司等合股在神龙架长青村筹建神瑞磷矿,尧治河村人均产值达到8333元,向国家上缴税收58万元,村级积累达到1200万元,尧治河村一跃成为全县首富村。到1996年底,磷矿产量突破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50万元,次年成立保康县尧治河矿贸公司,下辖6家公司。
  1998年2月,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个配套法规,采矿权转让更加法制化、市场化、开放化,我国矿产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进入21世纪,尧治河村通过联合、参股、购买、兼并等形式,先后取得7个采矿证,5个探矿证,磷矿资源远景储量达到2.5亿吨以上。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尧治河磷矿投入上亿元资金新建配矿厂、购买先进采矿设备、改进采矿方法,不断提升原矿的回采率、回收率和利用率,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公司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尧治河集团公司在保康县马桥镇工业园开工建设红岩湾化工厂,投入3亿元完成万吨黄磷项目和二期4.5万吨精细磷酸盐项目。仅此一项,每年新增产值8-10亿元。尧治河实现了从磷矿开采到粗加工、从粗加工到系列化精深加工的再次飞跃,成为集团迈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骨干支撑。
  3.“靠水吃水”
  由于自然条件原因,电力问题始终是制约尧治河村磷矿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瓶颈。1979年至1980年,尧治河先后在秦家厂、八斗坪建起2座小型发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50千瓦、80千瓦,连村民基本生活用电都无法满足。1988年,提出修路开矿后,原有小水电已无法满足工业用电需求。1990年,村支部、村委会开始着手解决群众盼望已久的通电问题。他们一面翻山越岭踏勘架电线路,一面数十次与房县桥上乡水电公司协商接电。在悬崖峭壁架设电线,稍有闪失就会粉身碎骨。孙开林带领15名精壮小伙组成抬杆队,歇人不歇肩地抬杆上崖。他们腰系绳索,挖窝栽杆,登杆牵线,从夏到冬,不论晴天雨天,不论下霜落雪,一天不停地苦干180多天,赶在除夕前把554根电线杆栽在峰回路转的危崖叠嶂间,把131公里的输电线路牵到家家户户。初步满足了磷矿开采和村民生活用电需求。
  为了彻底解决用电难问题,尧治河人想到了“靠水吃水”的办法,开发山区丰富的水电资源。经过勘测,村里两条河流可以修建四级电站。为了解决四级电站2000万元投资问题,尧治河人想出了股份制的办法。股份制在当时的中国农村还是个新鲜事物,村民一时难以接受。孙开林召开群众大会动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些经济困难的村民和企业职工还以劳务折价入股,最终,全村群众共集资50余万元。1995年3月,尧治河村与房县桥上乡水电开发公司合资,对方入股95万元(技术股);全村150户村民参股,筹措资金50多万元,余下的由村积累拿出100多万元参股,最终解决了第一级电站资金问题。根据设计,修建四级电站需要在深涧窄谷的马面河上兴建一座蓄积28万立方米河水的大坝,工程需要3万多立方米土石和数千吨水泥。为了减少劳动量,施工队伍将机械分解抬到坝址,就地凿壁取石制沙,最后在石壁上开凿出一条深48米的隧洞。工程所用水泥都是从1.7公里外肩扛背驮到工地的,平均每个劳力往返8趟。当大坝建到一半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把工程冲毁,干部群众抱头痛哭。洪水过后,擦干泪水的干部群众重新走上工地。施工关键时候,全村600多名群众除老弱病残外,上坝参加义务劳动的达450多人。1996年12月,经过近一年奋战,一条高27米、体积达2.3米的混凝土巨龙巍然横亘在马面河上。
  1995年12月,尧治河二级电站率先投产发电,这是湖北省第一座跨地区跨县市的村级股份制电站,也创造了全省小水电建设史上投资最省、速度最快、效益最佳的纪录。1996年到2004年,尧治河村又投资3000多万元,相继建成一级、三级、四级水电站和茅草岭水电站,村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400千瓦,年收入达到800多万元。这些电站成为尧治河人最稳定、最长久的收入来源,第一、第二级电站并网售电成功后,村民第一次分红红利即超过股本的20%,第二年达到30%。2006年,又以9000万元收购了县里装机2.4万千瓦的五座水电站,使全年发电总量达到1.2亿千瓦时,年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