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公安县南平镇政府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来自镇属职能部门及各村的1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在这里,参加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多家史志研究中心协办的党史宣讲走基层活动。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北省党史宣讲团成员王韦和荆州市史志研究中心冉芸、公安县史志中心戈苗分别围绕《延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史概述》《公安一方红色土地》等三个专题展开宣讲。
微党课现场
六月浅夏,公安县南平镇的沟河湖岔里荷花正争先绽放,田野里晶莹的蒲公英,随微风四下飘散、升腾,一如人们的思绪。
南平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五代十国时曾是南平国、南平郡府地,清末同治年间始建为县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四军、红六军在此会师,1955年以前,一直是公安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南平镇率先在全国兴起畜禽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1998年,全镇人民英勇顽强地夺取了抗洪史上称之为“南平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在此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洪战歌。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副处长、省党史宣讲团成员王韦介绍,通过宣讲党的历史,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自信,为我们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纪律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湖北省党史宣讲团成员王韦
南平镇区位优越,地处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捷,207国道横贯全镇,河道上通长江,下泄洞庭湖,是晋、豫、鄂等省经207国道通往东南沿海的必经之路,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在公安县南平镇这方沃土上,历届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奋发有为、建设家园,南平镇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成为江南水乡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现场授课的公安县史志研究中心副馆长戈苗充满自豪。“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能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荆州篇章贡献公安力量、南平力量。”
公安县史志研究中心副馆长戈苗
微党课后,大家一起来到公安县向群中学和著名的南平文庙参观学习。
公安县向群中学是以“新时期英雄战士”、九八抗洪英雄李向群命名的一所学校,2008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人大、政协议案,在公安县向群中学修建了向群广场、李向群纪念馆,并将其打造为公安县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驻县部队爱国教育基地、党员思想教育基地。2012年向群中学升级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目前已产生广泛影响。作为小小解说员,向群中学七(7)班学生陈玉婷告诉我们:“自己经常在广场上宣讲李向群烈士的英勇事迹,每讲一次,就受到一次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李向群舍生忘死的精神传承下去。”
小小解说员陈玉婷
南平文庙始建于明朝,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是祭祀春秋末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及历代先贤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尊师重教”传统的重要标志。
如今的南平文庙静静地掩映在闹市的民居当中,斑驳的木窗、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石板,庙门前的几柱石桩都见证了南平文庙的沧桑变化。抚今追昔,依然能感受到岁月跳动的厚重脉搏。
南平文庙不仅是一处具有典型南方建筑风格的古代建筑,同时也是一处革命旧址,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1930年7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第六军会师南平文庙,成立了著名的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随后率部队经斗湖堤渡江北上,南平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庙大成殿内陈列有贺龙、周逸群、段德昌、柳直荀等原红二军团领导人献身革命的光辉业绩的图片展览,供人瞻仰。文庙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由樊哲祥将军题词,词曰:“怀念公安革命烈士 反帝反封建赫赫正气 为党为人民耿耿忠心”。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兼有“古代建筑”和“革命文物”双重身份的南平文庙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确定为“红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
走出南平文庙,一股热闹、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年来,南平镇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以“三鸟飞天下,八龙游大海”为代表的畜禽养销一条龙闻名全国,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实力位居荆州市乡镇前茅。南平镇党委委员、分管经济工作的副镇长呙凡说:“我们将继承好红色历史遗产,继续强化改革,通过小田并大田、三支智慧平台建设等一系列的改革,规范村组管理,提升村集体收入;培育二产,提升镇域经济的竞争力,以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同时积极招引优质企业助力南平工业的经济发展。下一步还将规范三产,增加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优化营商环境,督促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南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呙凡
站在奔涌东去的虎渡河边,回望今日南平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其发展环境、投资环境、人文环境正随着今日中国的历史车轮不断地改善,相信“三鸟飞天下,八龙游大海”的新南平会越来越好。
(来源:湖北垄上频道 记 者 夏风华 王知今)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