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古云梦泽孕育天门,六千年石家河文化浸润“茶圣”故里。6月18日下午,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多家史志研究中心协办的“学党史 守党纪 悟思想 谱新篇”2024党史宣讲走基层活动来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有“中国生态魅力市”之称的省辖直管市天门市,湖北省党史宣讲团成员、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张肇俊在中共天门市委党校作了题为《培养历史眼光 增强历史担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及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主题宣讲。
宣讲活动现场
张肇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党史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宣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纯洁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并发展壮大的历史。
天门市位于我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天门,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而得名。境内的石家河遗址距今大约6000到4000年,与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陕西石峁遗址等共同被学术界认定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讲党史很有必要。”张肇俊表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 张肇俊
百年党史是一个整体,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不能随意割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学习党的历史有助于全面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党情、国情,更好地开创未来。
共青团天门市委挂职副书记 向轩浩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共青团天门市委挂职副书记向轩浩听完宣讲深有感触,“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
党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政治财富。“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切实发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履行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现场参加学习的中共天门市委党校副校长郭瑶说:“在干部教育培训上,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年教学计划,纳入主体班课程体系,作为党员干部的基础课、必修课,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在思想引领上,大力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历史经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理论建设上,深入开展党史研究,深化对党的百年历史、精神谱系进行研究阐释,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提供学理支撑。”
天门市委党校副校长郭瑶
锚定目标,砥砺前行。今年,天门市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攻方向,把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把城市建设作为强劲引擎,把乡镇经济作为潜力所在,把项目投资作为硬核支撑,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泉,把绿色生态作为厚重底色,把民生幸福作为价值追求,把安全稳定作为最大前提,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加快形成中等城市规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江汉平原明珠城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将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天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宣讲活动由中共天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从进军主持,来自天门市的150余名党员干部聆听了这堂生动的党课。宣讲会后,张肇俊代表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向中共天门市委党校赠送了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丛书。
(来源:湖北垄上频道 记 者 夏风华 王知今)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