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2024党史宣讲走基层活动来到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走在春风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教育音乐党课》和《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工业化的起步与探索》在这里激情宣讲。本次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汉阳区史志研究中心、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协办。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学锋等带队参加宣讲活动。
红色音乐党课《走在春风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脉络和辉煌成果,通过音乐、影像、图文等方式,生动阐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红色音乐党课团队主讲人子玲在现场
中铁大桥局是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单位,是中国唯一一家集桥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装备研发四位于一体的企业,具备在江、河、湖、海及恶劣地质、水文等环境下修建各类型桥梁的能力。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国家队,中铁大桥局成立71年来,参与大型公铁两用大桥、长江大桥、跨海大桥、黄河大桥建设,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4000余座大桥,总里程4000余公里,其中超千米跨度桥梁48座,创造了百项中国第一、世界之最。
“在中铁大桥局里学党课,意义非凡。”武汉市汉阳区史志研究中心主任陈祖勇激动地说:“中铁大桥局见证了新中国光辉的发展历程,它是我们中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见证者、开拓者,是中国基建事业走向国际的实际践行者。”
武汉市汉阳区史志研究中心主任 陈祖勇
“桥何名欤曰奋斗。”中国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如是说。“几代大桥人不懈奋斗,经过‘建成学会、奋发图强、融入市场、追赶世界、领先世界’的发展历程,中铁大桥局桥梁建造技术已实现从追赶到领先的跨越,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中国首家综合性桥梁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湖北省科技计划专家、中国铁道文博委员会专家成莉玲充满自豪。“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跨悬索桥、斜拉桥、拱桥中,一半以上都是我们‘武汉造’。‘武汉造’几乎包揽了长江流域已建在建的近200座桥梁。 70多年前,我们建桥需要国外专家的指导,现在,我们能自主建造任何跨江越海的大桥!”
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馆长 成莉玲
现场聆听红色音乐党课的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怀卓说:今天的红色音乐党课运用丰富元素、翔实数据、鲜活事例,深入浅出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故事、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生动,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从而更加坚定改革发展信心,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跟党走的步伐,朝着党中央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力迈进。
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王怀卓
湖北党史宣讲团成员、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钟文介绍,湖北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拥有丰厚的党史资源。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承初心使命,团结带领湖北人民挥洒建设激情,勇立改革潮头,创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湖北是国家工业建设的主战场,两度成为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基地。武汉长江大桥等一批“武”字头的企业是这一时期发展壮大的生动例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湖北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田,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视察湖北,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使命。湖北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今天我们看到的中铁大桥局的历史,就是湖北经济建设腾飞的生动写照。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钟文
“我们要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用党的历史教育引导大家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今天,我们在博物馆开展党史宣讲走基层活动就是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颁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具体举措。这次活动内容很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让我们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进一步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凝聚力量。”
红色音乐党课开始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桥梁博物馆,现场观看了《回望初心——100个湖北党史故事》微纪录片及中铁大桥局建设历程宣传短片。
湖北省、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分别向中铁大桥局有关领导赠送了新修订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丛书及中共武汉历史一、二卷本等有关书籍。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 曾亚平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曾亚平作《新中国成立后 湖北工业化的起步与探索》的微党课宣讲。
(来源:湖北垄上频道 记者:夏风华 閤鼎)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