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宣讲走基层

巍巍珞珈胜歌扬 红霞漫天映樱顶

发布日期: 2025-07-04 来源: 湖北垄上频道

  记忆从未褪去,历史仍在回响。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为了更有力地前行。

  6月30日下午,位于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里,红色音乐党课《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激情开讲。这是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事业部、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共同协办的2025党史宣讲走基层暨“强国复兴有我——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之一。红色音乐党课《胜利万岁》用音乐回顾往昔壮阔历程,用艺术的手法缅怀先烈英雄事迹,在歌声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磅礴奋进的精神力量。

活动现场

  武汉大学百余年的漫漫历史,蕴含着武大人的初心与坚守,浸润着武大人的追寻和奋斗。这百余年,珞珈山上这所钟灵毓秀的学府,所书写的风云际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密切关联——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出席的13位代表中,有5位代表曾在武汉大学学习或工作。1925年,何子述在武汉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武昌大学支部。1938年,日军入侵武汉,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入驻珞珈山,在这里,他加强与国民党上层人士的联络,会见国内外民主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红色音乐党课《胜利万岁》主讲人、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主任刘立峰表示:“这是一堂特别的党课。正像它的名字所昭示的特有的精神内核一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堂党课、思政课,跟我们所有的观众、现场的师生一起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上,不忘历史,迈向未来;用特有的精神内核,给我们这个时代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红色音乐党课主讲人 刘立峰

  红色音乐党课《胜利万岁》共分“血肉长城”“中流砥柱”“共铸传奇”三个篇章。“血肉长城”篇章在雄浑激昂的交响曲《红旗颂》中拉开序幕,《松花江上》《嫂子颂》一首首经典的旋律将大家带入了那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苦难日子。当武汉大学一附小青年教师伍乐晖情景朗诵《赵一曼遗书》在会场响起时,听者无不动容。

武汉大学一附小青年教师 伍乐晖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得到党组织的批准。临行前,她将儿子“宁儿”送到武汉陈达邦的哥哥家里,硬着心肠流着泪离开了向她扑来的儿子去到东北。1935年在与日军的一次作战中,她不幸被俘,被折磨得白骨遍露,血肉模糊,但至死不屈!赵一曼是一名抗日女英雄,也是一位普通的妻子、母亲。她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给远方的儿子写下字字泣血的绝笔,表达她深沉的母爱和殷切的期盼。

情景朗诵《赵一曼遗书》令人动容

  抗日英雄的遗书,深深打动着现场听众的心,听讲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赵颖闻在现场告诉记者:“赵一曼短短的177个字的遗书,却提到了六次‘我的孩子’,怀着对儿子的不舍深情,留下了对儿子最后的心声,‘好好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或许无法直面战争的无情,但是好好学习绝对不是一瞬间的闪念,而应该是一辈子的执念。我要用我所学所长报效祖国,让英烈的牺牲和奉献不被辜负,让祖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赵颖闻

  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左权……历史在此铭记,正是这些穿着单衣布鞋、刺刀不足却敢以大刀搏命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在中华民族的脊梁上刻下一道道胜利的烙印。“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80多年过去,这曲脍炙人口的《游击队歌》一响起,游击队员们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形象生动地浮现在大家眼前。

游击队歌 现场拉歌多嘹亮

  “岁月检验忠诚,历史经典既是时代的心声,也是前进的号角,还是厚重的历史记载。经典红色歌曲在百年党史的富矿之中堪称闪亮珍珠,为我们感知宏大历史提供了具体、生动、真切的窗口。”现场听课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荣说:“极富感染力的《游击队歌》就是这样一首歌曲,歌词通俗,曲调生动,再现了游击队机智、灵活、果敢、顽强的形象,不仅成为抗日战争峥嵘岁月的永恒记忆,更唱出了果敢坚韧的民族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王荣

  1941年9月至1942年3月,新四军第五师为打通抗日通道,发展鄂东地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部署了由五师主力实施的东进。1942年1月,由五师师长李先念亲率师主力第十三旅、特务旅各一部分数路前进,并在浠水和蕲春交界的三角山与第十四旅会合,看,《威震大别山》来了。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青年党员吴翔、刘琳表演情景朗诵《威震大别山》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专制的人类命运大决战。从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到太平洋上的中途岛,从苏联的库尔斯克到美国的珍珠港,从埃及的阿拉曼到中国的台儿庄,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刻,世界人民能如此紧密地团结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的走向,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一步。这关键的一步,是人类文明价值的彰显。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今天以这种特殊方式相聚一堂来铭记我们党的历史,意义非凡。”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友说,“今天开展的不仅仅是一堂红色党课,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而且还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课程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心,是一场催人奋进的动员会,促进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尤其,我们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思政课作为我们办院的第一要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断地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我们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永不褪色。”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友

  人类历史潜流深沉,关键的转折却往往只有几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纪念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永远值得纪念的胜利。

  会后,省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向武汉大学赠送了党史系列丛书。

赠书合影

  走出报告厅,举目四望,雨后的校园满目青翠,樱园碧蓝的天空被丝罗般的彩霞染成一抹艳红,霞光万道,光芒万丈。

  (来源:湖北垄上频道 记者 夏风华 袁勇攀)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