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洪流奔腾

谢觉哉主办《工农日报》

发布日期: 2020-12-11 来源:

  传世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枝;屡有文章惊海内,从无渣滓扰襟期。这是谢觉哉六十岁诞辰时,董必武书赠他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对谢觉哉多年新闻生涯的高度评价。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谢觉哉曾秘密或公开办过多种报纸。在洪湖主办《工农日报》,更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页。1931年7月,谢觉哉来到洪湖苏区,任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由于他知识渊博,办报经验丰富,组织上决定由他主编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机关报——《工农日报》。

  《工农日报》当年创刊于洪湖瞿家湾,谢觉哉接任主编时,包括他在内只有编辑2人,另有2人刻写蜡板。不久助手调走,采编任务落在谢觉哉一人的头上,采访、组稿、编辑、校对,他一人担当。每天上午出稿,下午运送交通站,发往苏区各地。报纸分油印和石印两种,两版8开,每期3000字左右,辟有《党的生活》《时事要闻》等栏目,其内容以宣传时事政治,报道苏区各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动态、工作经验为主。

  谢觉哉认为:“报纸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党的某个时期、某一项方针政策能否被广大群众准确地领会,报纸的作用很重要。”刚到洪湖时,恰逢苏区发生特大水灾,湘鄂西省委下发了《关于水灾时期党的紧急任务之决议》,谢觉哉及时在《工农日报》上刊登号召灾民进行生产自救、抢修堤防、重建家园的消息,并把生产自救、保卫苏区和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骚扰破坏结合在一起,调动了根据地军民保卫苏区的积极性。

  在主编《工农日报》时,他倡导使用通俗语言,把报纸办成普通读者看得懂、学得到、用得上的实用教材。他说:“现在的文章是给工农群众看的,许多文语不可再用,要用也要经过工农群众了解或改造之后。”谢觉哉曾在《工农日报》上发表自己撰写的《新名词释义》,加强工农群众的语言文字基础。《工农日报》刊登的文章不仅新、短、快,更注重用事实说话。在现存的一张报纸上,刊有《红军九师欢送三代会代表》《军服厂开展竞赛的成绩》等11条消息和《列宁主义问答》《选举常识》等3篇时事问答,大多短小精悍,用精炼的语言报道真实的革命故事、阐明深刻的革命真理。

  谢觉哉在主编《工农日报》的新闻实践中,重视经营群众爱看的专栏,使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得到湘鄂西根据地军民的高度认可。当时,根据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苏维埃政府领导好,

  报纸印得多精巧;

  晚风吹来动树梢,

  墩台湾村都读报。

  在省委宣传部和《工农日报》的引导下,湘鄂西苏区工农干部和群众学习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每个农民都有“麻纸簿和铅笔,一有空就读读写写,相互帮助识字,差不多每个人口袋里都有报纸、刊物、学习的文件和书籍,有铅笔和自来水笔。谢觉哉后来回忆:当时,城市知识分子很少用自来水笔,而湘鄂西苏区的自来水笔已甚普遍。人们一有闲坐下来,多是在草坪上、土坪上学习,他们懂得的道理并不比外来的知识分子少,文化也不低。

  1932年秋天,国民党军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随着瞿家湾失守、洪湖苏区丧失,《工农日报》等多个红色报刊被迫停刊。谢觉哉洪湖苏区主办《工农日报》,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坚持为党办报的一个缩影。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利用报纸为武器同敌人开展斗争,以舆论斗争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一直为党和人民所称颂。

  (胡爱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