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周中元 余跃
日前,在遗爱湖生态站,工程师李薇正向来访的学生们讲述这湖中发生的生态奇迹:轮叶黑藻与狐尾藻组合的年均氮磷吸收量,相当于5000尾滤食性鱼类;129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形成立体净化系统,沉水植物区水质达Ⅱ类标准。生态护坡采用枝叶粉碎回填技术,每公里节省60万元造价;清淤底泥堆筑的湖心岛,如今开满梭鱼草与再力花。
遗爱湖位于黄冈市中心,水面3.22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由于养殖生产和城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湖,湖体沦为巨大的“生态溃疡”。
2017年,遗爱湖生态环境治理被纳入黄冈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事项,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推进。采用“生态移民+”做法,将580余户拆迁居民迁出湖区。按照“生态护岸”原则,完成环湖29公里岸线的生态修复。坚持“退池还湖”,退出水产养殖水域近600亩。封堵环湖排污口48处,杜绝面源污染。
2023年,黄冈启动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7.78亿元,建设管线调蓄和智能分流、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智能化控制等4个工程子项目。通过两年攻坚,遗爱湖水质已由劣Ⅴ类稳定提升至Ⅳ类,局部达Ⅱ—Ⅲ类;水草覆盖率46.7%、存活率98%,鱼类恢复至32种,“水下森林”景观重现,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遗爱湖由此成为城市内湖治理的“黄冈样板”。
今年5月,作为湖北唯一入选2025年全国7个“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最动人的变化是生物链。监测显示,湖区鸟类已从17种增至6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大鲵”“胭脂鱼”频现。据统计,遗爱湖公园开放后共举办生态研学活动380余场,带动周边商户增收超2亿元。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