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丰碑永铸

陈锡联:皖西根据地的创建

发布日期: 来源: 《陈锡联回忆录》

  在我军进入大别山之初,中共中原局即决定,在新区党政组织机构未建立之前,先成立豫东南、鄂东、鄂皖、皖西等4个区工委,负责开展地方工作,并规定皖西为我第3纵队展开地区。部队进入皖西以后,我和曾绍山、郑国仲副司令员主要负责打仗,阎红彦副政治委员率领纵队教导团、补充团一部和纵队辎重部队在霍山、岳西地区安置纵队后方,同时负责和皖西地方党组织联系,肃清土顽,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日,党中央公布了土地法大纲,宣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为了贯彻宣言和土地法大纲,中原局于10月12日发出“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根据上述精神,纵队党委指示各旅立即发动群众,宣传土地法大纲,开展分浮财、分田地的斗争。各旅着重工作区域为:第7旅加强桐城、安庆,第8旅加强舒城、芦江,第9旅加强六安、合肥,纵队直属队加强潜山、太湖。各旅组成两个武工队,作为上述地方武装,归县委领导,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土改,摧毁旧保甲,建立基层政权,发展和巩固游击队,建立根据地。到10月中旬,在已解放的12个县中,建立了固始、立煌、六安、霍山、舒城、桐城、潜山、岳西、芦江、太湖等10县的民主政府,为创建皖西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1月初,刘邓首长、张际春副政治委员、李达参谋长专程来到我纵所在地——安徽太湖县刘家畈。到这里来的目的,一是传达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研究部署成立皖西区党委、军区和行署等问题;二是看望坚持大别山斗争的皖西人民自卫军指战员,听取他们关于坚持大别山斗争情况的汇报。

  在刘家畈,刘邓等首长住在胡家祠堂,房子很宽敞,空空荡荡的,连个桌椅板凳都没有,大家席地而坐,会议就在他们住的房子里召开。纵队方面参加会议的有我、曾绍山、郑国仲、阎红彦和几名旅级干部,纵队政治委员彭涛同志因病在大军南下初期留在后方休养,此时也从后方赶来参加。皖西方面参加会议的有刘昌毅、桂林栖、于一川、钟大糊、胥治中、何德庆、胡鹏飞、张伟群、梁诚、孔令甫等同志,共约30余人。

  会议由张际春同志主持,首先听取刘昌毅、桂林栖同志的汇报,他们主要是汇报中原突围和在皖西根据地坚持斗争的情况。刘邓首长对刘昌毅等同志从鄂西北突围到皖西开展游击战争所作出的贡献予以勉励。

  在这次会上,刘邓首长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研究决定成立了皖西区党委和皖西军区,下辖3个地委和军分区。纵队政治委员彭涛同志任皖西区党委书记兼皖西军区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曾绍山同志任皖西军区司令员,桂林栖同志为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刘昌毅同志调我纵任副司令员。为加强皖西军区力量,还决定从我纵各旅分别抽调一个建制团,配属各军分区。这样,区分了野战军和军区部队的任务,野战军主要用于实施机动作战,歼敌之正规军;军区部队则主要用于开展游击战争,消灭地方反动武装,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兵力的集结与分遣问题。

  会议一共开了4天,1天大会,3天小会。在会议结束时,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治委员在会上讲了话。刘邓首长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形势,阐明了今后任务,着重讲了坚持皖西根据地斗争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军进入大别山后,打了张家店、高山铺两个大胜仗,我们不仅站住了脚,而且形势正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根据我军在各战场的胜利形势,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总的战略意图,部队要进一步展开,兵力要相对集中,准备组织更大规模的战役。因此,大部队不必再留在大别山,而是要转出去,渡过淮河到外线作战,只留一部分部队在大别山坚持斗争。刘邓首长指出:大部队离开后,皖西区党委、皖西军区的同志要坚持根据地,要准备过一段艰苦的日子。大家的眼光要看远一些,既要准备吃苦,也要看到光明前途。皖西东接津浦,西北与鄂豫根据地相连,南控长江,威慑南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块根据地无论如何不能丢掉!

  会上宣布留在皖西的党政军领导同志都在会上表了态,表示绝不辜负刘邓首长的期望,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坚持根据地,建设根据地,积极配合大军作战,迎接解放的到来!

  刘邓首长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深入部队和群众中去看一看,走一走,亲自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下情,熟悉民情,及时发展和解决问题。这是他们一贯的工作作风,也是对下级的言传身教。这次也不例外。他们在刘家畈住了一个星期,时间紧任务重,刘邓首长仍挤出时间到部队找干部、战士谈话,与他们促膝交流;到驻地群众家里去走访调查,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皖西的11月间天已经很冷了。刘邓首长来刘家畈时,我们第3纵队基本上穿上了自己做的棉衣。棉布是从地方上筹集的,都打了条子(渡江时给了钱)。由于我们不会染布,因此指战员们穿的棉衣各种颜色的都有。刘邓首长看到我们身上穿的“花衣”,对我说:“你们纵队都变成姑娘队了。”

  刘司令员染布,他有一张穿棉衣的照片,就是他穿上自己染制的棉衣照的。于是刘司令员就教我们染制棉布,记得是将稻草烧成灰,加上水,还加上什么东西,就将花布染成了灰色。这个办法既经济又好学,很快全纵指战员的衣服就变成了统一的灰色军装。

  离开刘家畈,刘邓等首长复经鄂东、英山、罗田北上,去南会合中原局机关。

  11月15日,皖西区党委、皖西军区在岳西县汤池畈正式成立。11月29日,中共皖西第1、第2、第3地委和专员公署、军分区在舒六县三石寺宣布组成。根据刘家畈会议的决定,从纵队抽3个团(第7旅第20团、第8旅第24团、第9旅第27团共7000余人)配属到各分区,并从纵队、各旅抽调大批干部(仅第8旅就抽调300余名)组成军区、军分区领导机关。至此,皖西党政军领导机构的组建任务顺利完成。由于区分纵队和军区两套机构,军区部队可扩占地盘,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消灭反动地方武装和打小仗,从而保障纵队能够腾出手来,实施宽大机动,集中力量打打歼灭战。

  (选编自《陈锡联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