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打通平汉线侵占河南大片国土后,又进犯湘桂和闽浙沿海地区。1944年6月陷长沙,8月陷衡阳,10月陷福州,11月陷桂林、柳州、南宁,打通了大陆交通线。这是国民党军队继中原大溃退之后的湘桂大溃退,致使华南数千万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在抗战的最后阶段,能收复更多的失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筑堤”,和在巩固发展华北、华中、华东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命令王震、王首道等率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挺进湘粤,开辟华南抗日根据地,使其北与鄂豫边区、南与华南东江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11月9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第一梯队4000人,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由王震、王首道率领,从延安出发。随后,王震等率部两渡黄河,南越陇海路,经鲁山、叶县、方城、舞阳等敌占区,突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和顽军的不断阻击,胜利到达豫中南。李先念在指挥第五师部队积极向河南发展的同时,也加紧了对迎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的各项工作布置。
12月初,张体学主持召开第四地委、军分区以及黄冈中心县委干部会议,传达第五师司令部关于做好迎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工作的指示,部署相关工作。他说:“三五九旅南下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对推动全国的战局有极大的意义,做好迎接工作时我们的光荣任务,大家一定要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他们得到充足的补给,顺利度过长江。”
会后,张体学对漆先庭说:“大爷,我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这次迎接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的工作头绪很多,有三点是很重要的,一是要尽可能多准备些粮食、稻草、棉衣、棉被等军需军资;二是他们最终目的是华南,为保证大部队安全过长江,一定要做好地下交通线工作;三是必须组织船队,对船民进行渡江训练。你是边区的湖管局局长,建立湖区地下交通线和组织船民的工作只有你靠你了。”
漆先庭回到涨渡湖后,立即找来林桂华、刘天元、王正春、林东英,对他们说:“体学交给我们一个紧急任务,说‘王胡子’过了年以后要从我们这儿过江,让我们做好迎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必须一起来做。桂华和正春去组织安排粮食、稻草等物资;东英把妇女组织起来,帮忙做棉衣、棉被和鞋子;天元带着你的公安队到长江边各码头上去,趁着年关多捞点东西回来。我们这里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为了保证大军安全渡江,漆先庭亲自抓水上交通线的建立工作。鄂城沦陷后,漆先庭曾派陈竹先到池湖开堂,建立“汉留”组织,有370多名弟兄。共产党员佘植富为池湖堂的“红旗老五”(分工执行纪律、督管惩罚之责),敢作敢为,在渔民中颇有威望,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池湖水上交通站。“汉留”会解散后,漆先庭和他们没有联系。原全华山“汉留”会的“红旗老五”万世春,在黄冈长圻寮建立了地下交通站,平时与佘植富多有联系。通过万世春的安排,佘植富愿意在长圻寮至池湖间建立水上交通线。随后,佘植富、万世春组织船民利用打渔和行船机会,摸清鄂城、黄石港等日伪军据点情况,积极为大军渡江提供军事情报。同时还做着船队,对船民进行渡江训练,为迎接第三五九旅作积极准备。
1945年1月27日,在湖北大悟汪洋店附近的陈家湾,李先念、陈少敏等与王震、王首道等胜利会合。29日,在陈家湾的大河滩上,欢迎八路军南下支队的大会召开。30日,郑位三、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张树才联名发出《为庆祝大会师慰问八路军兄弟书》,号召:“让我们精密斜起手来,让我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我们将肩并肩地为完成党给予我们的任务而共同奋斗。”在鄂豫边区党委和五师党委的号召下,掀起了向南下支队学习的练兵热潮,以及慰问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的高潮。随军南下的著名作家周立波在《李先念将军》一文中写道:
为了欢迎我们,五师的首长动用了他们的一切财产,全师上下自己吃着豆腐和黄豆芽,却丰盛地款待我们。二十天里,我们餐餐有鲜鱼鲜肉。为了迎接我们,他们把大悟山中山路,修得像马路一样宽坦。他们替我们做了几千件家具,那些新做的桌椅板凳,都写着“欢迎老大哥”的字样。到了宿营地,不只是粮食和用具全都准备得好好的,就连铺床用的干燥的稻草也替我们安排了……
2月3日,王震、王恩茂率领南下支队军政委员会成员贺炳炎、廖汉生、文建武、张成台、刘型等,出席在白果树湾召开的鄂豫边区党委扩大会议。李先念、郑位三主持会议。首先,李先念请王震传达毛泽东关于鄂豫边区下一阶段工作方针的指示精神。王震说:“在延安动身南下时,毛主席叮嘱我两件事:一是向坚持在鄂豫皖湘赣边区敌后孤军作战的新四军第五师全体指战员表示问候;二是要我代为传达我们南下以后,鄂豫边区工作的指示。主席表示,你们南下以后,要取得先念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要立即渡江南下,并转告郑位三、李先念,他们今后的工作应以发展为主,同时照顾原有地区的巩固工作,而发展的主要方向应以鄂南为主,其他各面也应有发展的打算。”经过大家开诚布公地热烈讨论,边区党委扩大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确定第五师1945年的工作方针以发展为主。
会后,王震、王首道和李先念、陈少敏等多次研究渡江问题。李先念、陈少敏等商议,为了保证南下支队胜利渡江,决定在巩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由张体学率第十四旅四十团、四十一团配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挺进江南。
陈少敏把这个决定告诉张体学时强调:党中央派遣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主力和一批干部,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将来要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南发展,打开南北通路,以达到北与鄂豫皖边区第五师,南与广东曾生同志领导的东江抗日纵队连成一线。这样由北而南,华北、华东、华中直至华南连成一片,南北呼应,互相支持,构成了一道人民战争的钢铁长城。
张体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特殊的战斗任务。王震、王首道对张体学率部配合南下支队作战非常高兴。他们同他详细交换意见,商讨部队行动部署。王首道在《忆南征》中热情地赞扬说:“张体学同志是新四军五师有名的开路先锋,是一位有为的青年将领,对长江沿岸的情况很熟悉,由他率部协同行动,无疑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自此,张体学率部踏上了开辟创建湘鄂赣抗日根据地的新征程。
(来源:选编自《张体学传》)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