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浩
随县洪山镇温泉村,坐落于“楚北第一峰”大洪山北麓。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火山温泉,更是一片红色热土,曾诞生过随枣地区最早的党支部与随州最早的红军队伍,是原江汉军区后勤部所在地,也是湖北省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备基地。20余处红色遗址,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
温泉村是省级红色美丽村,拥有如此多的红色资源,村子却没发展起来,群众也没受益。2023年7月,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后,振兴温泉村,成为工作队的第一要务。可如何合理开发红色资源,这不仅关系到群众增收,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精神的关键。
为了摸清温泉村红色资源“家底”,我带领工作队访遍了温泉村的角角落落,精心准备了《红色美丽村发展规划》。可当把《规划》交给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审议时,大部分人都不理解,认为那些旧房子废弃多年,没有经济价值,现在还要花钱修复,是个赔本买卖,还不如养牛赚钱来得实惠,觉得我这个从机关下来的第一书记不接地气、耍嘴皮子。我一次又一次和大家谈心交流,但是收效不大。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拿眼看一看。工作队组织大家到红安县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流,大家一步步了解了外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经济的成功经验。“‘红色机遇’不能错过,温泉村发展红色经济行得通!”大家的思想一下子解放了。
秉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思路,我们着力在硬件、软件和运营上下功夫。思想统一了,路径明晰了,说干就干。通过包村单位多方争取资金159万元,将老粮站闲置仓库改建成温泉村政治生活馆,内设随西红色革命纪念馆、洪山乡愁记忆馆、文化礼堂、东方红食堂等。其中,随西红色革命纪念馆以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简介,全面展示大洪山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涌现出的重要历史人物。我们利用专项资金对1.5公里红色旅游路进行“三亮工程”建设,提档升级红色文化广场,修缮红色遗址10余处。
硬件建设上来了,软件也要补强。工作队在全镇中小学遴选优秀教师2名,集中力量开发《随西烽火》系列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生动讲授洪山革命史;工作队联合镇党委编撰《红色洪山》红色研学党史教材,11万字、100余幅插图全面梳理了洪山革命历史;工作队邀请随州市“红色智库”专家来村指导,开发了一批带有“红色温泉”IP的文创产品。
随着温泉村政治生活馆的落成,陆续有党政机关干部组团来村开展红色研学,没有讲解员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我自告奋勇当起村里第一个红色讲解员,并自编讲义,手把手教2名村干部讲解要点,培养他们成为撤不走的红色讲解员。
如何把周边散落的红色资源串珠成线,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工作队主动对接洪山镇党委,把镇内的张体学纪念馆、省委大院旧址、江汉公学校史陈列馆、乌龙观红军战斗遗址公园和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等10多个红色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环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的运营主体。在随州市委组织部的指导推动下,温泉村率先在洪山镇成立乡村合作公司——随州市红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化运营温泉村红色旅游业务。
如今,温泉村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首选地,也是红色旅游的网红打卡点,累计接待研学3万余人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同步促进周边农家乐、民宿发展,带动200余人就业,全村吃上红色旅游饭。
(来源:2025年第3期·上《党员生活》杂志 作者系随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