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肇俊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在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了第一枪,拉开解放战争的帷幕,擂响了蒋家王朝灭亡的丧钟。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出川“下山摘桃子”,挑起全国内战,大耍反革命“两手”,一方面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向全国人民做出和谈姿态;一方面在美帝国主义的操纵下,调集三十余万美式装备的兵力,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央解放区,企图首先消灭新四军第五师和随后组成的中原军区部队,打通入华东、华北、东北的通道。
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时局和重庆谈判问题。会议决定在毛泽东应邀前往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领导各解放区的斗争。
毛泽东临行前特意叮嘱刘少奇,密切关注东北和中原。因为中原解放区,是扼制华中九省通衢重镇武汉和平汉铁路南段的战略屏障,是堵截国民党北运重兵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咽喉,是和平与内战、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两大势力争夺的前沿阵地。
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充分认识到这一地区的特殊重要性,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中原形势和任务。9月4日,刘少奇致电李先念等,指出:“在目前,你们想创造主要巩固的根据地,是不可能的。你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整编一二万主力军队,放在手中。有了这个主力,总是有办法的,望你们集全力完成这个任务。”
6日,刘少奇致电中共谈判代表团,指出:王震部在湘粤边行动非常困难,创造广东五岭根据地已不可能,中央同意他们意见,北上靠拢李先念部。
10日,刘少奇指示河南区党委:“中央赞成河南主力及大部分干部在情况严重时,第一步向南转移与五师靠拢,以后再相机发展。望即与郑(位三)、李(先念)直接联络靠近,规定行动计划。河南部队及五师部队留在黄河以南行动有极重要战略意义,它直接配合华北与长江下游我军的作战,所以不应退过黄河以北来。任务和环境是困难的,一切干部应有充分的艰苦斗争的准备,但应估计到国民党蒋介石的困难亦有很多。它要集中主力对付华北及长江下游我军,只要你们很好注意群众纪律,改善与人民的关系,你们在鄂豫皖三省以至陕南地区是完全能够长期胜利坚持的。”
为粉碎蒋介石的内战企图,李先念等于9月15日联名向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报告:为适应目前环境变化,坚决打击顽固派之进攻,坚持和创造鄂豫皖根据地,第五师决定成立野战军,任命文建武为野军司令员,任质斌兼政治委员。
为积极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开辟反内战基地,同时配合全国斗争,李先念、任质斌等于9月28日,以鄂豫皖中央局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夺取桐柏山地区的作战计划,指出:集中主力,充分准备,能打几个胜仗,消灭第六十九军主力,在桐柏山站住脚,这对于坚持中原斗争是重要的,对其他解放区也是有帮助的。
对这一作战计划,刘少奇是支持的,并给予积极的指导。10月10日,就作战的指导原则,刘少奇电示郑位三、李先念:“日本投降,你们以后作战的对象,将是国民党军队。”“对顽作战,应选择在有利条件下进行,并必须以超过敌人五六倍的兵力与之作战,然后才能包围敌之一路或一股,干净全部歼灭之。切忌在与敌人兵力相等或少于敌人兵力的情形下和敌人作战。就是我们必须以五六个团去打敌人一个团,以五六连去打敌人一个连,如此,才能歼灭敌人,而不只是击溃。如果敌人有五六个团分几路向我前进,而我亦只有五六个团,我不要平均分配兵力几路去抵住敌人,我们必须以极少的兵力去钳制敌之主力,而以我极大的主力去大家敌人比较弱的一路,如此我们才能歼灭敌之一路,这就是毛主席的以多胜少的原则。......今后你们,环境相当困难,将更多的依靠你们在作战上的正确指导,才能打开你们的局面,并取得胜利。”
16日,刘少奇再次以中共中央名义电示郑位三、李先念、王树声、戴季英,指出:“现在你们有一较好机会,消灭刘峙截击王、戴之六个团。这一战役,对于你们今后在鄂豫创立根据地,打开新局面,立稳脚跟,锻炼部队及牵制顽军对于华北的进攻,均有极大作用,望你们精细组织这一战役,激励指战员在战斗时勇猛作战,务必消灭敌之全部或大部。”
根据刘少奇的指示,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第五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发起了桐柏战役,以优势兵力,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先后攻克桐柏、枣阳、唐河、新野等县城,歼敌2000余人。对此刘少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们最近在豫南、鄂北的行动已取得重要胜利,因而吸引了刘峙五六个军对着你们,这就大大帮助了刘伯承在平汉北段的作战,使他们在打破蒋军第一次进攻后,得有修整机会,至今顽军不能组织二次进攻。可以说,只要你们在现地区坚持,蒋军就不能集中兵力北上,虽然最近你们自己的胜利不大,但在整个战略配合作用上是极大的。”
在此期间,王震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嵩岳)军区部队,王定烈率领的冀鲁豫军区第八团,在桐柏地区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于1945年10月3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组成八路军、新四军中央军区。中原军区由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辖两个纵队和三个军区,拥有的野战军和地方军共计六万余人。
国民党在部队发动军事进攻同时,对中原解放区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面对日益困难的经济状况,李先念等反复研究决定,主动撤离桐柏山区,向东转移。这一决定得到刘少奇的同意。1946年1月上旬,正当李先念率部至鄂豫两省交界处时,停战令下达。中原军区恪守停战协定,立刻停止前进,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地区就地待命时,刘少奇来电,告诫大家要提高警惕,“仍需准备国民党中途变卦,继续战争。”并称:“你们停止东进、北上的计划,在原地坚持是对的。”
2月1日,受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委派,中原军区副政治委员任质斌飞抵延安,向中共中央和刘少奇请示行动方针。当晚,刘少奇、任弼时接见了任质斌等,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任质斌着重谈了中原部队在停战令生效后,遭国民党军围困封锁,数万部队给养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代表中原局请求中央设法帮助解决。同时,就中原部队行动方针等问题请示中央。刘少奇说,陕甘宁边区也不富裕,华北解放区也不富裕。中原部队的困难,中央虽可想办法,但主要还应依靠中原部队自身设法克服。他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指出迫于国内外和平力量的压力,国共可能将实现一段时间的和平。因此,中原军区部队可考虑适当精减部队,复员两万人,第一期先复员1万人。他同时还让任质斌带回一份中央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内容的新文件。
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原地区是志在必得,他们利用停战之机,加紧调兵遣将,包围中原地区,中原局势骤然紧张。2月2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原局势骤然紧张。2月2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原军区合法转移问题。在会上,刘少奇指出:目前,中原有像皖南事变的危险,在中原问题的交涉中态度要强硬一些,“如能解决,则让我们走,否则非法走,还可以打。应由重庆提出问题交涉,自己要准备非法的走。”
18日,刘少奇致电中原局,指出:关于你们的行动方针是力求合法北移,但估计国民党会故意为难,不让我们北移,因此你们应积极进行自动非法向皖东或华北行动的一切准备。但在非法行动前,必须先得中央允许,不可贸然行动。周恩来不久可到武汉,届时当可决定是否能合法北调。你们现在仍未脱离危险环境,国民党仍企图消灭你们,你们必须提高警惕,以必死之心,求取胜之路。
25日,刘少奇致电郑位三、李先念:“周、饶来延,已商定利用美方与国方急欲解决东北问题,要求五师问题、广东问题与东北问题同时解决。争取中原主力全部转移。”但,同时“应加紧整训部队,经常作战斗准备,提高警惕,以防顽军之突然袭击。”
同时,受中共中央委派,南方局副书记董必武莅临宣化店,看望中原军区指战员,给中原军区部队带去一批经费和药品,送来了大批救援物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刘少奇对中原军区部队政治上和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指战员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誓同敌人决战到底的决心。
4月,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原军区部队的部署已基本就绪,而解放区战场还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迟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的时间,是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当务之急。为解中原军区部队的危难,受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出重庆,赴南京,奔武汉,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28日,刘少奇致电周恩来:“国方即有对我五师五六万余人之部队及工作人员加以围歼之部署,现已步步迫近,情况危急,请急向国方提出抗议,并向马歇尔提出要求,为了保持国内和平局面,不致引起全国性内战,请马歇尔设法保障五师之安全及给养之接济。并须向国方正式提出警告,同时在报纸上警告全国人民,如我五师五六万余人受到围攻,我不能不认为全国性的内战再次由国民党方面重新发动。其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当由国民党负起全责。”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5月1日,周恩来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军令部部长徐永昌谈判交涉,指出国民党军30余万人包围中原解放区郑位三、李先念部,并准备发起进攻以发动全国性内战,要求国民党政府对此阴谋立即加以制止。同时以中共中央发言人声明:“如果国民党当局竟纵容国民党内挑战分子掀起中原的血战,则中国共产党不能不认为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内战,已由国民党方面再一次发动,其一切后果,均须由国民党当局负其全责。”10日,国共双方虽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议》,但蒋介石国民党的蚕食进攻从未停止。至6月,中原解放区仅剩下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公里的狭小地区,其面积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6月10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电复郑位三:“目前时局虽还有由谈判获致协议,推迟全面内战爆发之可能,但全面内战亦有很快爆发之可能。我们的方针是力争和平,但同时必须立即准备于国民党全面大打时能坚决粉碎之。我们应即准备好一切,在全国大打时能够发动广大群众,坚持鄂豫川陕以至江南广大地区的斗争。”26日,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命令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以宣化店地区为中心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李先念等率部举行了中原大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
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期间,也是中原战略坚持的关键阶段。李先念曾回忆说:“在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的10个月时间内,中原我军6万英雄儿女,把国民党30余万军队牵制在中原地区,这就有力地支援了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兄弟部队,为做好迎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
(来源:《胜利的旗帜》 中央文献出版社)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