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活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张克俭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 2016-09-29 来源:

  刘华清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他曾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司令员、中央专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科学决策,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刘华清同志指出,一个国家要想不被欺负,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国防力量,而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加速国防科学技术发展。1961年,中央任命刘华清同志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首任院长,从此他与国防科技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当时国民经济严重困难、苏联撤走专家的严峻形势下,他带领全院同志迎难而上、白手起家,初步建立我国舰船科研设计体系,成功研制鱼雷快艇、导弹快艇等多型舰船,交装入列后,极大增强了海军力量。1966年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后,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工厂和科研单位陷入混乱,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刘华清同志深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马虎不得,这是关乎战争胜负、国家安全的大事。他自觉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促成以中央军委名义下发《特别公函》,强调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冲击国防科研生产现场,不准以任何借口停工、停产,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始终坚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实战化方向,坚持质量第一,要求武器装备要切实满足军事斗争需要。他高度重视自主可控,清醒认识到“大量使用国外的东西将来是有风险的”,大力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导弹技术、先进动力等领域技术攻关,支持国产设备应用。他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为开创中俄(苏)军事技术合作新局面,改善装备出口环境、开拓出口渠道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走出去。他认真研究国家安全环境,坚持科技强军,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指导方针。在他的努力下,我国核潜艇研制顺利推进,航母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成功立项,战略核武器稳步发展。目前,我国核潜艇交接入列,国产航母研制正在加速推进,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快速提升,这是对刘华清同志最好的告慰。
  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多头、分散、分段管理,用刘华清同志的话来讲,就是“常规和尖端分家,军内科研和军外科研分家,科研、试验、生产、采购、分配、储存、维护到报废各管一段,既妨碍横向统筹规划,也不能从纵向进行全寿期管理”。他主动组织各军兵种、国防工业部门的同志座谈交流,并结合考察美国国防工业管理的见闻和思考,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调整国防科技、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请示,最终促成1982年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办合并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初步实现了国防科技工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1989年新一届中央专委成立,刘华清同志任副主任,他在事关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向、武器装备研制重大项目和军民结合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重要决策。
  创业育人,着力打造高水平国防科技人才队伍。他强调,创新现代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必须有一批优秀人才,要从战略高度来规划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早在担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期间,他就强调出成果、出人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并从数量和质量上抓好科技队伍的专业配套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科研工作者深受肉体和精神折磨,刘华清同志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保护了一大批科技骨干,确保人才队伍力量不散、研究不断线。在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他反复强调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和稳住人才,搞好人才的传帮带,确保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他勉励国防科研人员加强自主创新,紧跟军队作战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找准严重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和薄弱环节,多出实用技术成果。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刘华清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事业的殷切期望化为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不辱历史使命,不负国家重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积极推动我国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军工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