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湖北篇

丹江口:库区移民端上“绿饭碗”

发布日期: 2019-12-19 来源:

祝 华 郝 毅 曹忠宏 陈华平

  吴家院移民安置点紧临库区,为防止面源污染、保护水质,2013年以来,当地先后引进多家农业公司,流转土地发展果园经济,带动库区移民致富。
  近年来,丹江口库区后靠移民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措施,让移民端上了“绿饭碗”。

生态种植鼓了移民钱袋子

  11月14日,在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易家垭子村,18个大棚排成一排,棚内绿油油的草莓正欢快生长。
  易家垭子村是丹江口库区内安移民村,有移民1000多人。2017年,村民陈强按每亩1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建起18个大棚,种植反季节草莓。
  陈强介绍,“反季节草莓上市时间正值春节,节前可以卖到40多元一斤,节后能卖30元一斤。”陈强通过种植反季节草莓,带动移民就业,常年用工7人,月均收入近3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草莓200多亩,产值上千万元,带动用工50多人。
  在吴家院移民安置点前,几百亩果园都已到了挂果期。浪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裴宏坤介绍,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安置后,浪河口村对消落区进行了治理,通过治理不仅防止消落区水土流失,还治理土地500多亩,并引进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水果种植400多亩。今年冬桃开始挂果,11月上市,10元一斤,70多万斤十几天全部卖完,利润达五六十万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移民户自主发展果园种植200余亩,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村民吴远志,身体有残疾,种植冬桃年纯收入两万多元。
  目前,丹江口市已建柑橘基地28万亩,核桃基地10万亩,青茶基地4万亩,杂果基地2万亩,中药材基地3000亩,有效带动库区移民转型发展、增产增收。

乡村游让移民村成度假村

  大红灯笼、浅红砖墙、翘檐黑瓦……11月13日,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山跟前村,一家家民宿酒店正在营业。
  山跟前村紧邻汉江边的郧阳岛码头,每年许多十堰城区游客通过码头,登上游船前往丹江囗库区最大岛屿——郧阳岛上游玩。这里山水环境好,区位优势明显,是发展民宿的理想之地。
  2016年起,山跟前村整合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补贴每户村民5万元至8万元,支持村民按统一风格将房屋改成民宿酒店。为发展民宿,村里还配套发展了采摘园,种植葡萄、樱桃、柑橘等,一共数百亩。
  移民周庆玉将两层小楼改成民宿,农家乐、住宿于一体,村里给了7万元奖补,2017年正式营业。“每年春天赏花游、秋季采摘游带来大量客人,平时还有登郧阳岛游客和垂钓的客人,生意一直不错。”周庆玉说,现在年均收入十几万元,自己很满足。
  村支部书记孙绍虎介绍,目前全村的民宿已改造好数十家,已开始营业的有六七家,每家民宿给村集体一小部分费用,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道路亮化、绿化等。
  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郧阳区移民村已形成生态农业、光伏产业园、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带动移民脱贫致富。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