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初心对话
巍巍大洪山,横卧江汉,蜿蜒荆襄。
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随后,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原解放区,新的江汉军区部队挥戈西进,在大洪山重建江汉解放区。
战火硝烟中,江汉解放区面积不断扩大;枪林弹雨中,江汉公学书声琅;红旗漫卷中,《江汉日报》谱战歌……
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大后方、敌军进攻和我军防御的前线,江汉解放区奏响了解放湖北全境的序曲,并为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建立了后勤基地。
3月22日至23日,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00后”大学生组成的“初心百年——荆楚大地的追寻”全媒体报道小分队,赴随县探访这段红色历史。
在随县洪山镇双河周家湾,“00后”大学生探访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
江汉独立旅——
三次解放随县城
村前碧波荡漾,村后竹影婆娑。
随县洪山镇双河周家湾,是个山清水秀、地形隐蔽的小村庄。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江汉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我家房子这块地,以前就是司令部。隔壁的3间,还保持着原貌,平时由我帮忙照看。”70岁的村民张先兰说着话,热情地将报道小分队带到一栋三间黑瓦土砖房前。
70多年前,江汉军区司令部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大江汉地区的军事斗争。
如今,作为红色遗迹,这3间房屋被省政府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铭记。
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湖北历史知识读本》记载,1945年9月,随州境内就建立了江汉军区、江汉区党委。
1946年6月,我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封锁,分路实施战略转移。其中,江汉军区部队掩护南路部队突围到鄂西北,组成鄂西北军区和鄂西北区党委,(前)江汉军区及其独立旅番号撤销。
1947年夏,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至12月6日,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东进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队和中原独立旅在黄安县(现红安县)华家河会师,成立新的江汉军区及下辖机关部队,共11000余人。
随后,江汉军区部队西越平汉路,“打回老家去”,实施全面战略展开,迅速恢复和发展了江汉解放区。
至1949年5月20日湖北军区成立,江汉军区部队先后作战近500次,解放随县、安陆、天门、荆门等县,创建了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的解放区,部队发展到43000余人,有力配合了中原战场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作战,为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建立了后勤基地。
在江汉军区作战史上,随县的解放颇为曲折。
“随县城是随枣走廊的咽喉,又是武汉通往鄂西北的要塞,是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基地。”随县档案馆方志办吕雄辉介绍,1948年一年间,在“扫荡”与反“扫荡”的艰苦拉锯战中,江汉军区下辖的江汉独立旅先后三次解放随县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了解江汉军区作战史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00后”大学生刘庭生感慨,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时代新担当。
1948年,江汉解放区党委、江汉行署和江汉军区部分主要领导同志合影。(资料照片)
江汉公学——
枪林弹雨书声琅
洪山镇双河学校,和风轻拂,书声琅琅。
校园一角,“江汉公学纪念碑”巍然挺立,碑后是江汉公学校史陈列馆。
陈列馆中的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让参观者如同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8年,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为解决新解放区干部不足的问题,江汉区党委及时做出决定,创办江汉公学(简称“江公”)。
从1948年2月创建至1949年7月结束,江汉公学共办了4期,为革命培养了1200多名干部人才。
江汉公学首任校长、江汉行署主任、军区副政委郑绍文曾于1984年4月9日在江汉公学校史座谈会上讲话时说:“江公不仅物资生活十分艰苦,而且她是在敌我两军交战的前线上创建、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在她400多天的全部历程中,竟有120多天是在战火纷飞的‘扫荡’与反‘扫荡’的战争环境中度过。特别是1948年冬那次长达70多天、行程累计千余公里的反‘扫荡’战争中,江公几次陷入敌人的包围,几次夜行与敌人遭遇,冒着敌人的炮火强渡襄河,稍有差池,就全军覆没。”
环境虽艰苦,学员们却一个个劲头十足。
“那时,农村的祠堂、庙宇、山坡、河滩、稻场、树林,到处都是江汉公学的学堂。学校没有专职老师,都是领导干部授课,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经常夜以继日地学习讨论。”双河学校“80后”校长揭青波介绍。
揭青波曾在双河学校求学、任教,对学校感情很深。图书陈列架上不少珍贵的校史书籍,都是他在网上淘回来的。
在《战火纷飞中的江汉公学》一书,收录了江汉公学二期学员周瑞珍的《走向革命的第一站》一文。文中写道:“行军生活再紧张,我们还是抓住间隙时间学习。毛主席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上海时我秘密地学习过,在行军生活中再次学习,感到更加亲切。”
学员毕业时,不少人写诗言志。其中一首诗写道:“江公学习几个月,胜读诗书十年整。首长报告开茅塞,同志切磋论古今。国民党哟似虎狼,共产党啊是救星;跃马横枪跟党走,扫除世上害人精。”
“同样是青年学子,他们的学习环境那么艰苦,却那么坚韧!”随州职业技术学院“00后”大学生周冰茜读了这首诗,感慨地说,要向革命前辈看齐,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以实际行动报效伟大祖国。
在洪山镇双河学校江汉公学校史陈列馆,“00后”大学生了解当年在枪林弹雨中办学的历史。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