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故事

南下支队在鄂东

发布日期: 来源:

红色渡口(原名马口渡口)是南下支队当年南下的渡口之一

  鄂东抗战期间,日军占据着沿江部分城镇,大别山腹地一直由桂系控制的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驻守,还有程汝怀所属的4个纵队(后改为保安旅)盘踞各地。除抗战初期一段时间国共合作较好外,从1939年夏季开始,随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次次反共高潮,鄂东地区的顽固派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坚持抗日斗争的共产党队伍的摩擦,形势一直十分严峻。

  但是,党领导的鄂东抗日武装力量坚决贯彻中央指示,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加强根据地建设,利用敌对营垒的多种矛盾,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壮大了自己力量,孤立了敌顽势力,在陂安南、黄冈沿江湖区及鄂皖边区建立起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根据地。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依靠根据地人民的支持,主动开展游击战,频繁出击日伪军,不断取得胜利。到1944年底,鄂东专署、第一军分区和长江专署、第四军分区的活动区域约34000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区约6000平方公里,鄂东沿江地区大部分为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所掌握。在这些根据地内,党领导群众建立民主政权,发展经济生产和文化事业,到处是一派兴旺景象。

  1944年4月,日军集中10多万兵力,先后发动了河南、湘桂战役,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日军进攻面前不堪一击,望风溃逃,短时间内丧失了河南郑州和湖北老河口等38座城镇以及华南地区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鉴于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4000余人组成南下支队,由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于1944年11月8日从延安出发,向被日军侵占的鄂、豫、湘、粤敌后挺进,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

  1945年1月27日,南下支队到达鄂东大悟山,同新四军五师会师,受到鄂豫边区党政军负责人及鄂东军民的热烈欢迎。南下支队在大悟山休整半月后,于2月14日重新踏上征途,鄂豫边区党委派遣长江地委书记、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体学率四十团、四十一团等,配合南下支队,从鄂东地区渡江,进军湘粤赣。

  得知南下支队要从鄂东地区地段渡江的消息,鄂东党政军民,尤其是黄冈、浠水、蕲春、广济等沿江各县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紧急行动起来,为南下支队筹备给养和安全渡江,紧张地进行了部署和准备。

  2月中旬,南下支队一路到达黄冈。黄冈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对南下支队表示热烈欢迎和热情慰劳,支援船工,准备物资。2月19日,南下支队一路从黄州与浠水下巴河之间长圻廖地段渡江,顺利地进入江南地带。另一路由王震、王首道等率领的南下支队主力3000余人,连同张体学所率之四十、四十一团,于2月21日进入浠水、蕲春交界的蒋家山地区,次日抵达蕲春、广济交界的黄土岭胡家湾一带宿营,准备渡江。鄂皖边中心县委组织沿江抗日军民为南下支队安全渡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从侦查地形到封锁消息,从调集水手到准备船只等,都一一做了细致周到的安排。2月23日夜间,当满载南下支队指战员的100多只船只向南岸进发时,行至江中,突然遇上日军的巡逻艇,但在船工们老练沉着地应付下,化险为夷,不费一枪一弹安全渡过了长江。

  南下支队和张体学所率之四分区主力进入江南以后,打了一系列胜仗,在湘鄂边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抗日根据地。

  在南下支队路经鄂东40多年之后,1988年11月,原南下支队副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重访黄冈地区,他沿着南下支队当年经过的路程,回忆着当时的战斗情景,不断地向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称赞黄冈各地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