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福
1946年6月26日晚上,我中原军区部队6万余人奉命按照党中央预先批准的计划,分路突围。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第二纵队十三旅、十五旅四十五团,为北路之一支,从花园以北的柳林车站突破平汉路;王震、王首道等率三五九旅和干部旅,为北路的另一支,从李家寨突破平汉路,我们南路主力部队由第一纵队的二、三旅、第二纵队十五旅的两个团(缺四十五团)组成,在王树声的率领下,于6月25日晚从河南光山县境内的泼皮河出发,以秘密、神速、巧妙的行动,经大悟、绕广水,隐蔽南进。于6月30日黄昏前突然出现在平汉路上的王家店、花园一线。7月11日到达宜城县境内的流水沟、雅口地区。部队决定从这里强渡襄河。
战地会议
太阳已经落山了,纵队司令部通知团以上干部到指挥所召开紧急会议。我是第一纵队第二旅旅直宣传队的小通信员,跟随首长来到纵队指挥所。滔滔汉水,涌起激浪,在怒吼,在翻腾。连日的暴雨又给这匹脱了缰的野马增添了几分蛮气,一排排浊浪,在河中搅起一个接一个的漩涡。
来到开会地点,我和其他首长的警卫员、通信员们一起守护在指挥所的门口,注视着屋内的动静。屋内几盏小油灯闪着光亮,不时地眨着眼睛。王树声司令员摊开地图仔细地察看着:他在选择渡口和对岸登陆的地方。这时,整个屋子里异常寂静。
数分钟后,王司令员用红色铅笔在地图上点了两个点。转过身来坚定地对大家说:“渡口就在流水沟、雅口一线,登陆场就在对岸的转头湾(即转斗湾)。我们决心从这里强渡过去。”
“司令员,先头部队派人沿河上下找了好几里路,一只船也没有找到。”这时,参谋长熊心乐(又名熊伯滔)进来报告说,“根据群众反映,敌人把船只全部搞走了。”
“哦?”王司令员放下地图,在小屋里来回踱步。他语气沉重地说:
“现在汉江(襄河)涨水,根本无法徒涉。一万多人,没有渡河器材,问题就严重了!”参谋长熊心乐补充说:“敌情也越来越严重。据侦察,河对岸敌七十五军十六师正在构筑工事,在我们后边,敌人第六师和整编第十师也追上来了。敌人前堵后追,看样子想夹击我们……”。
“必须千方百计地搞到船!”王司令员坚定地对熊参谋长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去完成!”
“好!”熊参谋长二话没说就出了门。
这时,参加会议的首长们全部到齐了。他们把小小的屋子挤得满满的。还有几位首长没有挤进去,就在我们站着的门口坐下了。首长们紧张而又热烈地研究战斗方案。
“我们突破了汉江,才算突破了敌人对我中原军区部队部署的大包围圈,才算是由战略坚持,进入战略转移,在转移中牵制敌人。这个任务必须明确。”王树声司令员说着,习惯地扒拉了一下桌子上的地图,接着说:“我们决心下定,就是强渡汉江!渡口就在流水沟、雅口一线,登陆场就在河对岸岛口、转头湾一线。冲过去!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说到这里,王司令员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转头湾这个名字不吉利呀!但我们是共产党人,不信迷信,不搞卜卦算命。我们一定要叫转头湾不转头!大家意见看怎么样?”说完,把手中的铅笔往地图上一掷,哈哈笑了起来。正在这时,参谋长熊心乐跑进来报告说:“司令员,我们从小河沟里找到了六只船。”大家一听,高兴极了。
“六只船……一万多人……”王司令员来回走动,自言自语地说。为了安定大家的情绪,他又面带笑容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现在有六只船,比没有船要强得多。看来,目前想找到大批船只是不可能的了。”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嗓门,“当年,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只有一只船,也冲破了天险。我们今天有六只船,比当年强多了。一定要冲过去!”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王司令员说着来回走动了几步,在二旅旅长张才千面前停了下来。他用征求意见的口气说:“我的意见是让二○四(二旅四团简称)先过,把对岸转头湾的敌人用刺刀赶出阵地,控制登陆场。七团跟在你们后面,八团和九团留下来阻击后边尾追上来的敌人。你看怎么样?”
张才千旅长当即表示:“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王司令员继续说道:“八团和九团要顶住6倍于我的敌人。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决不能让敌人向渡口靠近一步。其余部队依次分批过河。看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八团和九团的首长向纵队首长表示:“就是打到只剩下一人一枪,战到一兵一卒,也不让敌人向渡口靠近一步!”最后,王司令员说:“那好吧!会议就开到这里,大家分头准备,立即行动。”
会议结束后,王树声司令员走到九团团长闵学胜和八团政委戴克明面前,亲切地和他们握手,说:“你们的担子很重啊!3000余人要顶住6倍于我的敌人的进攻,可真是个泰山压顶的事啊!”闵学胜、戴克明二位首长再次向王司令员表示说:“请纵队首长放心。为了新中国的早日诞生,我们敢于压倒一切敌人,在我们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好了,好了,快回去准备吧!”王司令员打断了他俩的话。
渡口激战
深夜10点钟,部队开始渡河了。王司令员、熊参谋长率七团一连和警卫连首先冲过河去,到了西岸。与此同时,二旅旅长张才千率领四团连夜过河。指战员们以秘密、神速、敏捷的动作闯进了转头湾小镇。不到一个小时,将固守在转头湾的敌人全部赶出了防守阵地,控制了登陆场。
天亮了,一场预料中的恶战,在襄河两岸打响。
西岸的敌人拼命向转头湾反扑,妄图夺回他们失去的阵地,阻止我军渡河。但是,他们发起的每一次反扑,都被我四团的英雄们赶得很远、很远。东边的敌人更是穷凶极恶,仗着他们人多势众,他们以整连、整营、甚至整团的兵力,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我八团和九团的健儿们,在距渡口4华里之外的滩头上,与敌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杀搏斗。指战员们端起雪亮的刺刀,冲入敌群,打退了敌人一连十多次的冲锋。使敌人无法接近渡口。
在九团七连阵地上的李四九排长,战斗中右侧头部负了重伤,鲜血直涌。这时,十几个敌人又冲上来了。李四九置生死而不顾,端起刺刀再次冲入敌阵,一连刺倒了两个敌人,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在激烈的战斗中,五连重机枪手刘祖海不幸中弹牺牲,助手接过机枪继续向敌人扫射。敌人密集的子弹又将助手和弹药手击中,指导员郑海山立即跑来抓起重机枪向敌人猛扫。突然一颗子弹又击中了郑海山的头部,当场壮烈牺牲。重机枪成了哑巴。30多个敌人蜂拥而上向我阵地压来。这时,战士徐楚保抱起十多颗拉燃引线的手榴弹向敌人猛扑过去。刹时一声巨响,徐楚保与敌人同归于尽。
八团一连连长谢洪全,在同敌人拚搏中身负重伤。这时全连阵地上只剩下34个人了。但是,敌人的进攻却一次比一次凶猛。谢连长对身边的王清江排长说:“给我一颗手榴弹!我不行了,阵地由你指挥。沉住气,等敌人靠近了再打,注意节省子弹!”说完,他咬着手榴弹的引线,吃力地向着再次冲上来的敌人爬去。只听得一声巨响,与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在四连的阵地上,战斗更是激烈。他们靠近河边,敌人妄想把他们逼下河去。我四连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始终坚守阵地。在我四连阵地的前沿,敌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八团著名的拚刺英雄李如刚也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我八团、九团英雄的健儿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渡口的安全。
指挥若定
河东的敌人无法接近渡口,河西的敌人被我们赶出很远。蒋介石、刘峙眼看追堵不成,又出动飞机对我轰炸。襄河面上,激浪翻滚,水柱冲天。我驾船的民工和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在河面上穿行。
王树声司令员随同七团渡过河后,站在转头湾的河沿上,指挥部队利用仅有的六只小船往返强渡。随时注视着襄河两岸可能发生的一切。
太阳已经当顶了。通信员李树林提着一盒饭菜跑过来对司令员说:“司令员,你还没吃早饭呢!”
“肉也吃不进。”他望着江面,头也不回。
“哒哒哒!……”突然,一架敌机沿着河岸袭来,一阵扫射,密集的子弹拉了几百米远。这时,通信员大喊:“卧倒!”说着,急忙向王司令员跑来。
“卧倒有什么用?子弹要打着你,卧倒更爬不起来。”他若无其事地说:“我打仗从不喜欢弯着腰。”
忽然,快靠岸的一只船上,船工中弹。一个浪头打来,把船推了好远。几个战士急忙跳下水去拉船,仍然控制不住。眼看就要冲走了。
“快上!”王司令员喊了一声,一个箭步奔到水边,挥起钩篙,紧紧地把船钩住。又是一个浪头打来,浪推船移,一下子把他拽到水里去了。
“司令员!”通信员一面大声喊,一面上前将王树声司令员抱住。
“抱我干什么?快拉篙子!”
这时,又跑来好几个战士,一齐拼命把船往岸边拉,终于使船靠了岸。王树声司令员命令船上的战士赶快下船,又把船放回对岸去。“咣咣咣!”敌人的飞机来往穿插着不住地往河里扔炸弹和进行低空扫射。到下午黄昏前,河里被炸得只剩下一只船了。
“那边还有很多人没过来,被压缩在河滩上。”王司令员不时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情况,焦急地对熊参谋长说:“河东的情况很严重了,还有千把人没有过来,八团和九团的同志们和敌人苦战了一整天,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冲锋,保住了渡口。现在,终因寡不敌众,阵地越来越小了。黄昏前,他们将被压缩到河堤边上了。”
这时,唯一的一只小船靠岸了。王树声司令员大步走过去,说:“我过去组织他们反击,突围出去。”纵队政治部主任徐恩德一把拉过王司令员,把船推开了。并对船上的战士说:”快划过去,给闵学胜、戴克明传达司令员的命令,叫他们组织部队反击、突围出去!”小船飞快地驶到河心,对岸的敌人向小船开炮了。一颗炮弹击中了小船,顿时,船被浪头吞没……
“看!”王树声司令员急得直拍腿子叫喊。
“还看呢!”徐恩德主任说:“汉江的鱼不认识你司令员……”
“喂了鱼,也心甘。那边还有那么多的同志……”这时,他大声命令道:“快发信号,叫他们冲出去!”
闪亮的信号弹,升上夜空。没过多大一会儿,王树声司令员听到对岸的枪声更加激烈了,知道闵学胜、戴克明正在组织部队开始反击、突围。后来,我们才知道,就在当天晚上,闵学胜、戴克明率领八团、九团和尚未过河的部分同志杀出重围后,转道北上,经枣阳、泌阳、新野、唐河、内乡进入伏牛山地区,于8月初到达陕南,与军区主力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会师了。
我们已经过河的部队,7月13日在王树声司令员的率领下,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发。7月16日直逼南漳城下,7月21日来到谷城境内的石花街,8月27日,我们在房县上龛地区的狮子岩与先行突围到这里王海山率领的江汉部队会师。会师后,根据党中央电示精神,成立了鄂西北区党委和鄂西北军区。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