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发布日期: 2017-07-18 来源:

户华为 靳晓燕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对历史感的强调发人深思。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
  对于一个人,失去记忆等于迷失自我,责任和使命便成空白;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旦丧失历史的共同记忆,现实和未来就没了依凭,更谈不上文化的积累、智慧的叠加、发展的延续。
  面对延绵不绝的时间长河,面对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潮,如何鉴是非、论成败、知兴替?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至关重要。诚如李大钊所言:“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的纵深,铸就了时代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立足唯物史观,站在中华文明5000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格局,确立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使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用正确的历史观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航程。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件高不足40厘米名为“何尊”的青铜器,吸引着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人们的眼光。正是何尊上的铭文,让我们知晓“中国”一词目前最早的出处,其所承载的民族共同的记忆和独有的精神世界,以历史为刻度铺展开来。而以史为鉴,似乎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品格。早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成功后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监”即“鉴”,这里体现的便是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借鉴自觉。后来孔子也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文明的国度,尊史、学史和治史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绵延传续。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自古以来,历史知识、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就像慷慨无私的阳光和润物无声的雨露,滋养着文明进步的年轮。
  “述往事,思来者”,中国传统思想家始终把过去、现在、未来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此具有把自身的社会活动,置于“古”“今”“后”相联系的历史长河中加以看待的自觉自律意识。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勉励终始,垂范将来,当使后之观今,亦犹今之视古。”
  拂去历史的尘埃,不难发现,一个强盛的时代也往往是注重历史的时代。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金戈铁马声里,太史公呕心沥血完成《史记》的著述;贞观之治给后世树立了盛世的典范,同时也留下了《晋书》等二十四史中的6部正史;北宋中期,政治清明、贤才辈出,《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应运而生。其他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彪炳史册的文化硕果也都与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的盛世气象有着密切的关联。
  盛世修史,盛世重史。这不仅在于丰富繁华的社会积累给修史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站在雄浑强大的时代之基上,人们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有着愈益深切的感受,也更为自觉地从历史中探寻规律和方向。以古鉴今,彰往察来,对于盛世的形成无疑也不可或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数千年文明史上的无数事实证明,历史能教人遇事温故而知新,慎思明辨,判断是非,或法或戒。历史对于培养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得失成败,意义深远,故刘知几宣称其“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鲁迅先生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
  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厚重,一个民族因为有了记忆而得以延续。历史固然属于昨天,但历史关乎今天和明天。诞生在这片国土上,我们一出生就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人们明白:离开了对承载民族共同记忆的历史文化的知识梳理、价值提炼和社会普及,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