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中国扶贫开发的理论演进 实践发展与思路创新

发布日期: 2018-07-16 来源:

王 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扶贫开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当前,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扶贫的氛围已经形成,但是结构性贫困问题却更加突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需要总结过去扶贫开发经验,归纳实践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创新深度贫困的破解思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一、中国扶贫开发的理论演进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带领全国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不同时期的扶贫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消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反贫困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导致贫困形成的根源,使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合法“剥削”成为可能,提出最终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反贫困目标。二是发展生产力的反贫困思想。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贫困,社会主义只有达到或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三是全面自由发展的反贫困思想。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最终必须要依靠自身解放,实现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消除贫困,提出:“为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二)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扶贫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消除贫困作为奋斗目标,指出:新成立的中央政府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是消除贫困的坚定领导力量,农民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反贫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化是反贫困的基本战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揭示了生产力落后是导致贫穷的重要根源,必须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入手,探寻摆脱贫困的道路,并将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前提,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扶贫开发的总目标。江泽民同志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性质、对象、主体、组织形式、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扶贫开发理论的基本框架。胡锦涛同志科学判断了中国扶贫开发所处的历史阶段,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贫困群体的新特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三)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萌芽于梁家河插队时期,形成于河北正定县工作时期,发展于福建、浙江主政时期,成熟于党的十八大以后,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央历届领导集体扶贫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反贫困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有着根本的优越性,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始终坚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探索扶贫开发道路。第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反贫困思想,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第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反贫困思想,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期受毛泽东思想影响深远,认识到农业在反贫困中的重要性,科技兴农、人才兴农、现代化兴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兴农等思想都是围绕农业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性而提出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吸收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并将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为新时期扶贫开发道路指明了方向;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了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所处阶段的判断,发展了扶贫开发理论。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习近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的有力体现。二是两个“重中之重”思想。习近平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三是精准扶贫思想。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看重扶贫开发的成效,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四是科学扶贫思想。把扶贫开发与做好“三农”工作、开展教育扶贫等结合起来,把做好扶贫开发的顶层设计与加强基层探索结合起来,探索科学模式,促进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加快发展。五是内源性扶贫思想。注重提高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指出:“通过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六是社会合力扶贫思想。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的有机结合,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七是主张生态脱贫,提出:“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把马克思关于发展生产力减贫的思想提升到新境界。八是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二、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的实践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围绕扶贫开发中的一系列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当代中国贫困的现实问题,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进程。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处于普遍性的贫困状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基础上,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就贫困问题的实质、中国反贫困战略、减贫措施等方面提出构想,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运动,农村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式扶贫,推广农业技术,进行农村土地改革,构成建国初期以“输血”为主要特征的救济式扶贫,对改善农村落后的状态、减缓贫困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时期,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1.69倍,未达到温饱线的农村人口比重从80%下降到30%,婴儿死亡率下降75%,人口预期寿命提高30岁,农村人口生存状况明显改善。按照现行贫困标准,1978年中国农村有贫困人口7.7亿,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的农村减贫阶段(1978—1985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赋予农民农业生产自主权等形式,调动了农民土地承包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针对极端贫困地区,设立专项基金,开启了以农业开发方式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项目”,拉开了对特定地区采取资源开发方式扶贫的序幕,为大规模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32%,按当时标准,有50%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在这期间解决了温饱问题。按照现行扶贫标准,有超过1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降低到78.3%。
  (三)区域瞄准为主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
  1986年,中国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启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村专项反贫困计划,是中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开端,中国的扶贫开发正式由前期的道义扶贫转向制度化扶贫,形成扶贫重点放在贫困地区、以区域(贫困县)为瞄准对象的开发式扶贫。在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支持下,发挥贫困地区自身优势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依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实施以区域瞄准为主的开发式扶贫,贫困地区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缩小了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差距,按照现行扶贫标准,有近2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降低到49.8%。
  (四)扶贫对象的村级转移与参与式扶贫阶段(2001—2010年)
  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以及农村内部分化产生的贫富差距问题,成为新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农村贫困问题也由普遍性贫困逐渐转变为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收入性贫困为主转变为多元贫困为主、区域性贫困发展到阶层性贫困等(凌文豪和刘欣,2016),区域性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贫困逐步得到缓解,群体性贫困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扶贫开发重点从贫困县转向贫困村,更加注重群众参与,提出利用参与式方法自下而上地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逐步缩小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一阶段,贫困县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7倍,比同期全国平均数高6.5个百分点。按照现行扶贫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2.9亿人,年均减少2965.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7.2%,是1978年以来中国减贫速度最快的时期。
  (五)扶贫开发与精准扶贫(2011年至今)
  2011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新思想,创新发展了中国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进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方面,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趋势加剧,因病、因学致贫现象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中国面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脱贫时间和任务日益紧迫。精准扶贫方略更加注重扶贫对象由县域向村级以及贫困人口的识别,更加注重扶贫开发成效的考核,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时期,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差距明显缩小,2013年至2016年,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中国成为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