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抗战时期的澳门救亡团体

发布日期: 2018-09-29 来源:

赵佳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虽有诸多爱国将士殊死抵抗,数月之内东北还是沦于敌手。其时,日本亡我中华之心已然若揭。七七事变更是把战火推向全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民族危难,爱国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携手抗敌,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人间壮歌。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
  这一时期,澳门因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奉行所谓“中立”政策侥幸躲过战火,然而澳门同胞并未忘却祖国灾难,在爱国传统和紧迫时局的促动下,他们成立各种救亡团体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支援抗战,使澳门这块弹丸之地上出现了“轰轰烈烈、激动人心、影响深远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以救灾为名:战火催生救亡团体

  抗战期间,澳门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唯一没有硝烟弥漫的城市,但国难当头,身处异邦治下的澳门同胞并未忘却“中原半落妖魅手”的祖国危难,他们通过成立各类团体赈难输财,与祖国共进退,投身到伟大的抗战洪流中。
  还在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刚传至澳门之际,许多民众和团体就进行宣传报道,慷慨解囊捐助抗战。宏汉小学校长郑谷诒修书北寄,倡言“如募捐宣传之事,自当尽力服务,以尽微劳”;同善堂、镜湖医院等社团发起“赈济兵灾委员会”,以多种形式筹赈兵灾,各界纷纷响应。但由于地处天南相隔甚远,加上在澳门实施殖民统治的葡萄牙政府“中立”政策影响,彼时抗战团体尚为数不多。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国事日蹙,特别是七七事变后,澳门同胞掀起了成立救亡团体支援抗战的热潮。当此之时,葡澳当局因不愿得罪日本而谨守“中立”政策,虽允许澳门民众以人道主义方式从事救助活动,但却限制一切公开抗日活动及抗日团体成立。不得已,澳门爱国同胞只能利用这一政策空隙成立许多以“救灾”“赈灾”等为名进行抗日活动的救亡团体。
  1937年7月下旬,澳门工商界和上层人士成立澳门各界救灾会,这是抗战期间澳门最大的救亡团体。8月中旬,汇聚澳门青年爱国力量的澳门四界救灾会和中国妇女后援会澳门服务团相继成立。9月,由共产党员廖锦涛等倡议的澳门中国青年乡村服务团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邹鲁夫人梁定慧倡议的澳门妇女慰劳会(后改为澳门中华妇女会),以及澳门最早的新闻同业组织澳门新闻记者联合会诞生。
  其后,救国公债劝募委员会澳门分会也应时而生。1938年,又有花界救灾会、革命同志抗敌后援会澳门分会、澳门救灾难民兼管理粮食委员会等相继成立。据统计,抗战时期仅澳门本土新成立的各类救亡社团就不下30个。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和英美开战并很快占领香港。澳门周遭沦陷,海上交通断绝,处在日军严密控制下的澳门发生严重的经济困难。在此背景下,不少救亡团体难以为继,纷纷停止活动。然而即便在此时期,以澳门中华妇女会、镜湖医院为代表的爱国社团仍然苦心经营,坚持工作。
  同时,也正是在此时期,澳门因其“孤岛”地位而在抗战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成为抗战物资的重要中转站和情报搜集地,并在香港大营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澳门同胞的抗战活动与整个抗战历史相始终。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