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20世纪90年代党史国史领域文化研究述略

发布日期: 2018-10-15 来源:

孙 丹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文化建设一方面探索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新特点,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向历史寻求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思想资源。
  党史国史学界出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将整体历史观融入研究当中,从对事件和问题的单向度微观研究为主转向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立体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将微观研究置于大的历史时空中进行,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得到应用,推动了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文化史研究跳出从政治史视角以意识形态演变史代替文化发展史的窠臼,回归到文化的历史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收获。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理论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对中国从晚清、五四运动以来一百多年中西文化论战的科学总结,在观察和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国情和世情基础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局地实践。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构件。
  新民主主义文化决定于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观念形式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决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实践在共产党执政以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然而,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处理文化问题和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对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方法论的意义。这一时期,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专题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及中国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闻天等人的文化思想在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得到发展等方面。
  二、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和理论
  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是文化建设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和理论是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既包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20多年的探索时期,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文化思想,前后时期一脉相承。然而,由于前后两个阶段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文化理论和文化实践必然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主要围绕邓小平理论研究展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成熟,党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也日益成熟,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面向科技主战场的科技体制改革率先全面铺开,科技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空前地凸显出来,继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重视知识分子服务于“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之后,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在强调“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文化问题单列出来,在第四部分“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这就把此前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但更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即更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调整为两个方面并重。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在作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正确判断后,把文化建设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在第七部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仅对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说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还对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明晰的阐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这是继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后党在正式文件中对社会主义文化问题的集中表述,表明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广纳海川的文化胸襟。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和十五大报告之后,文化问题成为党的各次会议报告和决议中的重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标志着党的文化思想理论趋向成熟并不断丰富。
  这一时期,文化理论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概念的确立。在承认文化具有商品属性、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基础上,党在文化理论、文化政策、文化管理上,突破了过去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框架,明确文化兼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不同的建设和发展的层次,从而厘清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区别。
  1986年1月,中国提出恢复其GATT(关贸总协定)中席位的希望。90年代,中国与GATT进行多轮谈判,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正是文化产业问题。在国内被视为非经济的文化事业,在国际惯例中大多定义为“产业”,被要求纳入到对外开放目录中。文化产业产业链长,投入产出高,被誉为无烟工业,七八十年代以后,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此时中国理论界、学术界对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和分歧,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困扰着文化管理者和从业者。因此,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都要求在理论上明确界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属性。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在提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时,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1998年,文化部增设文化产业司,在实践层面确认了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地位。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并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化产业,终结了持续十余年的论争。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的新经验。“八九风波”以后,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动荡不安,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终结。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中国再次面临向何处去的严重危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理论上的无助,以及实践中的软弱。思想道德建设要着重解决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灵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一方面突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强调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能放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形式多样化必然对原有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的增加,外部影响也与日俱增,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在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2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中产生巨大争议和困惑的市场经济问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同时强调指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四大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此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1994年1月24日,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讲话中要求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针对80年代后期思想领域混乱、文艺创作中的种种问题,提出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宣传思想战线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强调“团结鼓劲,正面引导,不搞‘大批判’,不搞无谓争论”。但是,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建议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总体规划。指出,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精神文明建设正式列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1996年,中共中央召开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议题,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进行理论探索和全面部署,并首次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行部署。与1986年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相比较,第一个决议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体现了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要求;两个决议虽然都强调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但第二个决议更进一步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考察,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独立的地位与价值。
  《决议》发表以后,学术界迅即掀起了阐释和研究的热潮,仅《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1997年就发表30多篇文章,对精神文明理论内涵、历史发展过程、理论和现实意义、长远影响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