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十大贡献——石仲泉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启示

发布日期: 2018-10-29 来源: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从改革到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出台了哪些纲领性文件?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和纲领性文件产生的过程中,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了哪些重大历史突破?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中国领导科学杂志记者专访了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

  记者:谈到改革开放,不能不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请您谈谈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
  石仲泉:这个问题提得好!谈改革开放,我们首先要肯定毛泽东为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奠定的基础。当然,更要看到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我认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十大贡献。
  第一,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的讨论。粉碎“四人帮”之后,1977年2月,开始宣传“两个凡是”。随后,邓小平多次表态反对“两个凡是”。这是真理标准讨论最早的声音。一年多后的1978年5月,报刊媒体上开展了真理标准的群众性讨论。邓小平又多次表态支持并领导了这场大讨论。没有邓小平的支持和领导,这场讨论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第二,主持起草“历史决议”。决议起草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党中央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否定了中国共产党,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为此,邓小平作了十几次谈话。他指出,这个问题写不好,宁可不做。他的话,说得斩钉截铁。
  第三,提出“三大改革政策”。一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走向共同富裕。二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这是一大创造。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就不能取得成功。三是建设经济特区。先是赞同设立经济特区,让“特区”去闯,去试验。为了支持特区发展,1984年和1992年,小平同志两次视察,终于让特区建设杀出一条血路。
  第四,推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纲领。我们党的思想建党源于古田会议决议,而制度治党是从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出发的。
  第五,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从中国的国力和国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随后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战略。
  第六,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后来将这个思想应用到“两个文明”建设,指出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七,引入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马克思没有讲过。邓小平破天荒地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谁利用它,它就为谁服务,市场经济可以跟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跟社会主义相结合。它与社会主义结合,就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无所谓姓资姓社,说得直白点,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第八,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一个国家搞两种制度,是一个开创性设想,其他国家没有搞过。毛泽东和周恩来虽然有过初步设想,但没有提出这个概念。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并在香港澳门实现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
  第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我们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 “两个转变”的外交思想,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改变了过去奉行的“一条线”战略,确立了中国作为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亚洲大国地位,并指明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自处之道。
  第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十分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提出“实事求是”四个字,邓小平加上“解放思想”,变成了八个字。我认为,解放思想就是动态的实事求是,因为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解放思想就是要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事物。这就是实事求是的要求。所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不是两回事,解放思想可视为动态的实事求是。

“历史决议”是中国道路的定海神针

  记者:您参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既是决议的起草者和参与者,也是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您觉得这个历史决议对于我们走改革开放道路起到什么作用?
  石仲泉:对于历史决议,邓小平作了十几次谈话。他提出,毛主席晚年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但这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与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相比较,这是第二位的。他功大于过。如果没有毛主席的领导,我们可能还会在黑暗中摸索。作决议,最重要的是肯定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我们起草的初稿有五万多字,很像学术文章。简明的论断较少,读起来沉闷,毛主席的地位也不突出、不鲜明。小平同志不满意。后来,陈云同志出了个好主意,回溯建党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把毛主席的地位凸显出来了。谁来写这一段?乔木同志就把胡绳请来了。他是近代史大家,只有他来才能在较短时间将稿子赶出来。胡绳同志写的回顾新中国成立前28年那段历史,彰显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我是参与写建国后10年那段历史的。龚育之是我们的负责人。整个稿子由乔木同志统改。他逐字逐句进行修改,有的地方基本上是他重写。改完之后,他病了一场,真是呕心沥血。可以说小平同志是历史决议的总设计师,乔木同志是总工程师。没有小平同志,历史决议不可能有这样的政治格局和总体把握。没有乔木同志,历史决议也不可能在总体上有这样的严谨文字和科学论断。历史决议起草小组是1979年10月成立的。前后历经20个月。1981年6月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最终一致通过了这个两万八千多字的决议。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记者: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在毛泽东思想之后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新指导思想。经过十八大以来五年的砥砺奋进,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请您谈谈改革开放四十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石仲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先后创立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发端于邓小平理论。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后,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的深化,以及长期积累的治党治国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创新。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顺应时代发展,又与我们党以往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我们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